一支笔、一本记录册,这是普陀区的社区工作人员们在“走街串巷”时的“标配”。作为离居民最近、与居民最贴心的“主心骨”,多年来,在普陀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各居民区的工作人员们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为指引,坚持做好“五个一”,即记好一本民情笔记、收集一个群众好建议、提出一个社区治理治理金点子、解决一个急难愁盼问题、办好一件靠谱民心事,用实际行动收获了来自居民群众的一致认可。
一篇民情笔记就是一本民情账本,民情笔记越记越厚、民情账单的分量也就越来越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社区干部们收集的来自群众的好建议,是如何一步步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项目,从而助力社区工作再上新台阶,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硬件改造篇”
曹杨新村街道 北岭园居委 郭春怡
通过与共建单位、党员、居民代表开展会议,进行意见、建议大征集。居委根据意见、建议,决定加快小区充电桩建设,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
长寿路街道 苏堤春晓居委 周柳
根据居民提出需要安装充电桩的诉求,居委分析安装充电桩的优势、弊端,并将该建议提交至业委会、物业进行评估,维护居民的切身利益、增进居民的生活福祉。
长征镇 建德居委 范依
为进一步推进加梯工作,根据居民建议,居委牵头成立“加梯志愿者之家”,以此更好地为居民讲解相关政策、分析施工方案、分享加梯经验,最终实现社区居民的“加梯梦”。
“社区治理篇”
甘泉路街道 名都居委 倪艳
根据居民提出小区人员出入纸质登记难以管理保存的情况,居委召开会议、讨论方案,以居民自治为基础,增加智慧化手段,采用微信小程序记录人员进出情况,实现“不排队、无纸化、零接触”。
万里街道 愉景华庭居委 伍华平
居民区凝聚小区自治达人的智慧,打造“愉妈萌宝俱乐部”自治品牌,居委与俱乐部成员建立了会员制度、确立工作流程,持续深化“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理念,推进青春社区建设,进一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长风新村街道 普四一委 包爽悦
针对小区流浪猫管理的问题,居委多次开展会议讨论,听取居民意见:流浪猫管理从根源抓起做法有两点,第一,应当广泛宣传不可随意弃养宠物,第二,应当为小区成年流浪猫提供免费绝育手术。
“走访服务篇”
桃浦镇 白丽苑居委 葛文修
根据居民关于小区看病、配药难,希望每月固定几天请医生到小区中配药、看病的建议,居委会与多家医院联系并最终敲定其中两家,在周一和周三“送医上门”,便捷居民生活,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宜川路街道 中远二委 李晓倩
依托“统战大联盟”,通过组织联动、阵地联创、活动联谊、搭建平台等各种方式,社工可以加深同街道领导和各小区工作人员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学习分享社区工作的经验、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
真如镇街道 真光一居委 宋艳
为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居民区党总支继续发挥“双红联盟”优势作用,与业委会共同引领物业规范日常运作,同时,对“第二梯队”开展社区治理知识培训,为社区治理中的痛点、难点提供新思路与解决方案。
长征镇 梅北二居委 张茜
根据“党员志愿者服务热情高涨,可以充分发挥第二梯队力量,为居民区做出贡献”的建议,居委会号召党员志愿者,加入社区巡逻队,用年轻队伍的力量解决小区安治问题,成效显著。
石泉路街道 石岚三村居委 程亚
依托“社区云”2.0小程序和民生管理系统,加强“四百”常态化走访工作,及时掌握社情民意,积极解决居民实际困难。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如今,民情笔记的故事还在延续,而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普陀区全体社区工作者们用心架好“连心桥”,用情铺好基层治理的“新路子”。他们切实疏通社区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为基层治理凝聚起强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