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笔、一本记录册,这是普陀区的社区工作人员们在“走街串巷”时的“标配”。作为离居民最近、与居民最贴心的“主心骨”,多年来,在普陀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各居民区的工作人员们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为指引,坚持做好“五个一”,即记好一本民情笔记、收集一个群众好建议、提出一个社区治理治理金点子、解决一个急难愁盼问题、办好一件靠谱民心事,用实际行动收获了来自居民群众的一致认可。
一篇民情笔记就是一本民情账本,民情笔记越记越厚、民情账单的分量也就越来越沉。社区干部们在走访中记录民情,也记下了老百姓的“急难愁盼”,他们尽心尽力为居民们排忧解难,打造更宜居的社区环境的同时,也拉近了大家心与心的距离。
“硬件改造篇”
曹杨新村街道 桂杨居委 周利华
桂杨园小区内健身步道已使用五年,由于跑道开裂、脱落、破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居民纷纷提出修缮步道的意见建议。党支部、居委会充分倾听群众诉求,联系街道服务办、联合普陀区体育局对健身步道进行翻新施工,切实解决了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
长寿路街道 普雄居委 罗宸淏
↓ 改造前 ↓
↑ 改造后 ↑
为解决悬空老人、残障人士等群体出行难的问题,居委依托区域化党建,与第九设计院结对共建,在楼道前空间狭小、无法建设无障碍通道坡道的情况下,为居民安装无障碍升降机,解决了困扰居民许久的急难愁盼问题。
甘泉路街道 黄陵居委 杨丽华
根据居民反映的公寓门闸立杆损坏、导致车辆出行不便的问题,居委在详细了解情况后,为各方搭建沟通平台,开展多方协调,帮助居民解决门闸立杆重新安装的问题,推动居民自治工作开展。
万里街道 交暨居委 李月珍
↓ 改造前 ↓
↑ 改造后 ↑
为满足社区居民关于加装电梯的“刚需”,居委就技术工程、费用分摊、安装位置等问题,多次完善设计方案、开展协调工作,将“不可能”到“可能”,从“可能”再到“实现”,让加梯项目圆满开工。
“安全保障篇”
长风新村街道 海鑫居委 金雯
为妥善解决社区煤气泄漏事件,社工多次上门沟通协调,最终得以顺利施工抢修,保障社区居民的安全。后续,居民家的厨房装潢在物业的修复下还原如初。
桃浦镇 安祁古浪居委 陈子斐
居委会针对团购物资货源杂、难监管等问题主动出击,与志愿者和团长联合,统一规范了团购的种类、来源和发放等问题,控制风险最小化,维护权益最大化,满足了居民的所需、所盼。
长征镇 怒一居委 许瑶
↓ 改造前 ↓
↑ 改造后 ↑
因老旧小区人多、车多,车辆乱停乱放、楼道充电、高空飞线等问题日益突出,给社区带来了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居委会深入走访、多方协调,为居民搭建车棚并安装充电桩,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老人照护篇”
长征镇 北巷居委 李琦
居民因身体原因,日常买菜做饭、接送外孙上学成了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居委会在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为老人办理送餐服务,并同时安排热心志愿者帮助老人每天接送孩子,得到了居民的感激。
宜川路街道 泰二居委 李文超
为解决关于残疾人养老问题的社区求助,居委第一时间联系街道职能部门,根据居民家庭提供的初步方案,各条线联合分析,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对策,为委托人联系养护机构并开展协调工作,最终达成入院意向,成功让老人入住“新家”。
“关心走访篇”
石泉路街道 太浜巷居委 林丽莉
通过“四百”走访,社工收集社情民意,协调电线维修工作、满足居民就医需求、帮助居民照顾家属等,为居民处理好一件件急难愁盼问题。
石泉路街道 铜川居委 淳于永萍
在“四百”走访工作中,社工收集社情民意,为居民解决一桩桩急难愁盼问题,如:为社区困难家庭申请综合帮扶、临补等,给予他们最大帮助;帮助社区独居高龄老人申请“一键通”电话、长护险等。
真如镇街道 曹杨花苑居委 张华
“楼委会”依托“靠谱党建联盟”,发动居民、企业员工成立“TH志愿者服务队”,为楼内企业人员、外卖小哥提供生活保障。同时协助企业复工复产,做好企业服务工作。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如今,民情笔记的故事还在延续,而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普陀区全体社区工作者们用心架好“连心桥”,用情铺好基层治理的“新路子”。他们切实疏通社区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为基层治理凝聚起强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