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普陀区民政局开展2023优秀居村主任“走进高校”系列赋能培训。这是一次精进社区治理方式的学习之旅。第一站,41名优秀居村主任赴上海复旦大学参访学习,感受百年名校底蕴,拓展社区治理新思路。
回顾这段旅程,社区工作者们既有重回课堂的喜悦,也有沉浸式探访的触动;既有与专家交流的唤醒,也有彼此激烈讨论的启发。现在,一起看看他们的收获和感悟吧。
一、校园参访忆初心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
一行人走在复旦大学的校园里,感受百年名校的文化气息。在这里,优秀居村主任们参观了陈望道旧居,重新认识了《共产党宣言》作为“信仰之源”在革命先驱探索救国道路中的重大作用,了解了毛主席塑像背后的历史故事,参观了校园里的一组组小景观。大家在苏步青的提诗前吟诵留念。
二、专家授课补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代下社区治理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优秀居村主任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诸多困惑和难题。重新回到课堂,他们充满了热情和渴望,希望能够通过专家们的讲解和答疑解惑,夯实社区治理的基础,找寻到困惑和难题的解决方案。
复旦大学国务学院博士后、讲师张兰讲授了《培养关系:城市中的社区社会资本》,聚焦关系网络合作的文化模板,强调人们之间的信任和关系网络会形成重要的支持网络,促进社区的发展。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威利副教授讲授了《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城市治理转型》,从“三治”融合到“四治”协同,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三、分组交流寻对策
在分组讨论之前,专业的心理老师带领优秀居村主任们开展破冰暖身游戏,助力打破沟通交流障碍,营造轻松、积极、参与、互动的氛围,全身心地投入到后面的分组讨论之中。
4个小组学员围绕当天所见、所学、所得和研讨主题开展讨论,结合实际谈见解、建议和举措,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现场讨论十分热烈。
带着满满的收获,优秀居村主任们踏上了回程之路。一路上,大家不断感慨复旦之旅收获之“多”、社区治理理念之“新”、创新工作模式之“活”,也畅谈着如何将学到的理念方法带回居村进行成果转化,为社区治理探索更多做法和经验。
下一步,区民政局“走进高校”系列赋能培训将继续带领居村优秀主任走进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音乐学院,感受名校沉淀的厚重历史与记忆,吸收名校专家教授的最新成果,不断推进普陀区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