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普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区委区府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关心指导下,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不断强化全体工作人员的“四个意识”,以打造高标准保障、高质量服务、高要求稳定、高辨识形象、高素质队伍为着力点,服务好现役、退役军人及家属,扎实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实现“从有到优”,将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落实到位,现总结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立足根本,高要求抓牢稳定大局
1、落实优抚政策,保障军人军属权益。一是利用春节、海军节、“八一”、空军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看望慰问各类优抚对象,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二是深化关爱活动,各街镇退役军人志愿者上门走访或电话联系优抚对象每月1000余人,理发、家庭医生、长护险等每月服务优抚对象近600人次;为348位老年优抚对象落实好健康体检项目,为839位重点优抚对象投保“沪惠保”;组织5批次近300名优抚对象前往中共四大纪念馆、淞沪抗战纪念馆等红色设施参观学习;开展4场优待证专场观影活动,为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送上暖心的文化礼包。
2、服务部队备战打仗,化解“三前”“三后”难题。一是区领导带队开展“走进前哨”活动,慰问海警东海指挥部一线官兵指战员;二是深化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机制,开设军地两用人才培训班1期、为海警东海海区指挥部官兵定期提供健身辅导、开展部队精神文化建设图书漂流活动、支持武警八中队营区改造、联合市拥军优属基金会普陀区工作委员会为驻区部队困难战士家庭提供生活帮扶等。三是筹划建立军人子女就学常态化优待机制,给予45名军人子女入学优待,100%落实了优待政策。常态化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拥军优属活动,对24位本区立功受奖人员开展送喜报上门,帮助解决各类困难,让军人军属倍受尊崇。
3、维护合法权益,化解矛盾问题。一是思政引领有实招,强化社区退役军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普陀区国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罗永传获评2024年度上海“最美退役军人”,广泛宣传“最美退役军人”、抗美援朝功臣老兵等先进典型,坚定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永远跟党走”的红色信念,通过实施常态化联系制度和“五必访”措施,让退役军人深切感受组织的关怀。二是积极推动“枫桥经验”在基层落地,与基层服务站主动联动,规范接访,积极化解矛盾问题,认真梳理分析退役军人来电来访反映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开展帮扶援助和走访慰问退役军人928人次,使用资金67.89万元。三是加强政策宣传解释,通过集中学习培训、在线普法教育、个别沟通宣讲等形式,向退役军人宣传国家和上海的退役军人政策法规,提高他们的政策知晓度和依法维权意识。
(二)立足基层,高标准打造服务体系
1、深化英烈褒扬工作,开展主题纪念活动。一是清明节、烈士纪念日期间,开展烈士陵园祭扫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31场,近5000人次参与;3处区级烈士纪念设施开展烈士公祭活动,通过擦拭墓碑、敬献鲜花花篮、诵读祭文等方式祭奠缅怀英烈。二是营造崇军拥军氛围,通过点亮环球港双子塔、各大商圈户外大屏滚动部分红色宣传片等形式,在海军节、烈士纪念日、空军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纪念或庆祝活动,营造节日氛围;上海解放纪念日当天在《新民晚报》刊发专版,红九月期间刊发各类宣传报道逾50篇,以全方位宣传扩大纪念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
2、打造“垂直联动,平行协同”的高效工作机制。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指导下,连续四年将体系建设列为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日程。充分利用区退役军人工作领导小组的引领和协调功能,2次召开街镇服务保障体系推进会,赴10个街道镇现场调研特色服务项目落地落实。截至目前,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正按计划顺利推进,已初步完成10家街镇特色的党群服务中心(片区)服务站点打造,实现“一街镇一品牌”的特色功能服务落地落实。此外,积极对接民政部门,落实政治文化环境建设上墙,确保服务阵地无缝衔接,服务触角延伸至“最后一公里”,不断档、不掉线。
3、促进“社会参与、基层发力”的服务新格局。一是区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引入律师事务所、就业服务、公证处等3家机构设立专窗,积累96家企业成为退役军人就业的用人合作单位。二是开展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点实地调研,紧密围绕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规划并推动“一街镇一特色品牌”,量身定制“社区餐饮折扣、托老托幼优惠、居家安全检查”等多项系列特色服务项目,有效促进了片区资源、服务机构、功能配置及社会各方力量的整合共享,切实提升退役军人的幸福感、荣誉感及归属感。
4、高质量完成各项接收安置任务,让退役军人后路无忧。一是安置转业军官11人在公务员和参公岗位;安置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1人在街道下属事业单位;接收退役士兵36人,开展2次“退役不褪志,建功新时代”退役军人迎接仪式,彰显退役军人荣誉感;接收军队退休干部7人;接收随军家属19名,现正在按计划协调安置岗位过程中。二是发放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补助金和社会保险补助(生活补助)470万元;发放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大额医疗补助 283人,共 29.19万元;发放退休复员干部生活补助252余万元;及时落实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逐月领取退役金转业军官、无军籍退休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
5、靠前服务,推进就业创业工作稳定发展。一是3月和9月分两次送政策进军营,向近百名即将入役的准军人(长宁、普陀两区)讲解各项政策,答疑解惑,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二是充分展现普陀退役军人风采和普陀退役军人双创成果,组织第四届区级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报送6家企业参加市级大赛,4家入围决赛。三是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举办转业军官培训班,为80余名转业军官提供为期1年的定制化培训;为16名退役士兵提供学历补贴13.4万;选送2家培训机构4个项目进入市培训项目库,73名退役士兵参加职业培训。
(三)立足长远,高质量服务凝聚合力
1、开展双拥党建联建,厚植军民鱼水深情。一是举办“党建聚力 双拥同心”普陀区庆祝建军97周年暨全民国防教育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为双拥党建共同体代表进行授牌;局党组与上海农商银行普陀支行党委签订“融戎心家园”党建共建协议,发布六大“融戎”系列服务。二是开展军地共建活动,3月开展“学习雷锋,军民共赴”活动,现役部队派出官兵为社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9月区双拥党建共同体单位首次联合举办国防教育进军营活动。三是新开发4项优待证优待事项,普陀冰上运动中心体育活动优待纳入自主承诺事项,长征镇3所社区食堂为持证对象提供就餐优惠,纳入身边的优待。
2、用心用情服务,做好军休干部坚强保障。春节、八一及日常走访慰问270人次,增加对异地军休干部的关心关爱;组织178位军休干部“一对一”陪同体检,为248位军休干部建立连续性的健康档案;组织40位老同志通过急救培训、30位老同志接种流感疫苗,开展健康讲座6次;组织荣誉疗休养,115位军休干部参加;办理28人次公务员医疗补助,报销54人次住院伙食补贴,为7位军休干部提供善后服务。
3、挖掘红色资源,开展军休志愿服务。一是区军休所2024年与7家单位签署党建共建协议,共建单位总数达14个,依托共建单位资源,不断扩充军休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二是组建军休干部“红色医疗志愿服务队”,开展社区服务2次,700余人次受益;19位军休干部受聘成为农商行红色教育宣讲团讲师,开展10场红色宣讲,受益人数累计600余人;开展关爱下一代活动17次;组织179位军休干部捐款红色助学17万余元,援助甘肃等地的困难学生10位。三是制作军休干部红色宣传视频9个,制作一等功臣事迹特刊、抗美援朝特刊,宣传身边的英雄。
二、2025年工作计划
1、重点聚焦,夯实服务保障基石。
一是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拓展特色退役军人片区服务站点服务清单,不断深化“一街镇一品牌”深度融合。继续拓展更多元化的服务站类型,为在上海工作生活的广大退役军人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引领支持、政策解读、创业辅导、就业援助、荣誉表彰及关怀慰问等服务,持续扩大我区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影响力。
二是崇军拥军氛围建设,结合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等重要节点,隆重开展军地纪念活动;深入挖掘我区抗美援朝老战士相关历史资料和先进事迹进行展示褒扬,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意识形态入脑入心、传承绵延。
三是双拥特色工作,继续推进半马苏河双拥驿站建设,挑选更多有特色、有温度、有“烟火气”的党群中心和苏河驿站,通过改建加入双拥元素,让现役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在此得到更好的生活体验。
2、精准施策,确保把好事做好。
一是品牌建设,通过“靠谱战友·戎入普陀”党建品牌,推动军地各项建设,使双清单制度化长效化,真正能落到实处。继续做好驻区部队官兵心理咨询项目,继续推进医疗保健、科研合作、教育互动、文艺辅导、体育竞技、法律援助、新闻宣传、技能培训进军营活动,进一步沟通军地感情,密切军民关系。
二是就业创业,深入实施《普陀区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办法》,加大宣传力度并确保有效落地。继续扶持普陀区两大退役军人创业服务平台,推进成立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会,培育、指导更多退役军人创业企业,培育退役军人创业大赛种子企业,为退役军人创造更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三是教育培训,不断优化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与区内培训机构加强合作,开设符合市场需求和退役士兵需求的培训项目,增强退役士兵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与区各职能部门联合开展退役军人创业培训和随军家属就业培训,扶持退役军人成功创业和随军家属成功就业。
四是军休工作,继续开展军休工作党建共建,汇集各方资源拓展军休服务内容,提高服务品质;搭建军休干部志愿服务平台,为军休干部发挥优势拓宽渠道;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军休工作者队伍,开展普陀区军休所建所40周年展览展示工作。
3、难点发力,思政引领有办法。
一是思想政治引领,要持续强化基层工作团队的力量,建立健全社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指导队伍。深入挖掘并广泛宣传先进典型人物和功勋老兵的感人故事,传播正能量。
二是社会面稳定工作,加强对信访信息的分析和研判,及时掌握退役军人的思想动态和诉求,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核心价值观引导,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实施精确帮扶措施,积极为面临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排忧解难。还要全力打造各级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宣传平台,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