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区域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2023年宜川路街道办事处工作总结

2024年01月02日 来源: 上海普陀

2023年以来,宜川路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充分运用“丈量十法”,坚持发扬“四敢”精神,围绕“写好五线谱,谱好两部曲,携手零距离,共画同心圆”的工作目标,持续推进“美丽宜川、智慧宜川、活力宜川、平安宜川”建设,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立足实际,主动谋划,扎实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有力推进街道各项工作开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夯基础、促提升,美丽宜川展现城市新形象

人居环境再优化

持续推进“两旧一村”改造,成立签约工作专班,落实一户一议,目前宜川六村16、17号和宜川路20-26号签约率已达92.4%。顺利完成宜川六村116号、120号套改回搬工作。针对宜川一村套改矛盾,成立套改回搬项目临时党支部,做到信息共享、定期评议,分设交房接待、装修服务等7大工作组、4个交房接待服务点、4个攻坚组,统筹推进套改回搬,当前已回搬679户,回搬率92.8%。针对大龄小区开展综合修缮工作,完成2个结转项目小区的修缮工程,宜川一村修缮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宜川四村房屋主体项目已完工,居民生活环境显著更新。运用加装电梯的“五心协商法”,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新签约51台、新开工42台、新竣工33台,连续三年提前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二)文明创建有突破

紧紧围绕创城“关键之年”的部署要求,党政主要领导先后召开7次创城动员会,系统推进集中整治、补短板工程和各项日常创建工作。大力推行以考促建、以改代建,以模拟测评和日常巡查为抓手,落实“督查—反馈—整改—复查”的工作机制,实现巡查问题“发现一个、整改一个、注销一个”的工作目标。截至目前,共发现动静态问题数百项,均得到有效整改。全年共开展6轮集中整治,纠治消除长期积存的问题,有效带动周边居民提升文明素养。先后对89处不符合创建标准的硬件问题实施补短板工程,并对19条马路的宣传展板进行更新改造,有效补齐了社区建设短板。

(三)垃圾分类出实效

组建市容所、第三方、两网融合专员、网格巡查员四方联动巡查队伍,通过落实定期检查、反馈和通报机制,推动提升垃圾分类实效。建设垃圾分类智能识别管理系统,完成垃圾厢房小包垃圾落地系统安装71座,及移动小包垃圾系统安装10台,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水平。建设沪太路两网融合中转站,实现了可回收物从服务点到中转站、从源头收集到末端利用的全工程、全链条服务。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培训,全年共完成138次垃圾分类培训工作,对500余家沿街商铺进行上门指导,进一步打造整洁规范的市容环境。

二、惠民生、办实事,智慧宜川构建服务新局面

推进“两网”建设

聚焦社会救助、救助医保、住房保障、劳动保障、残疾人服务等工作,坚持方便快捷高效,提高“一网通办”能力。截至当前,我街道受理中心线下窗口共受理40822件,线上“一网通办”办件申请数722件。群众自主自愿参与评价,每月窗口好评率均达到100%。中心窗口增设“办不成事”反馈窗口,严格对照标准提升能力,切实优化窗口形象和服务质量。落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要求,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提高社区治理能力。有效推进街道城运平台与上级系统对接,依托“智联普陀”信息化模块,积极升级硬件,完善应用场景,加大基础数据交互,提高指挥平台能力,全面提升城市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工作。

(二)夯实民生底线

51户老人进行适老化改造,完成总体工作任务的105%。开展560人次的老年人智能技术提升行动,完成1家老年助餐点建设,完成200户电视“一键通”老年人智能呼叫设备安装,有序推进老吾老家庭照护提升项目和认知友好社区项目。街道城乡登记失业人数有效控制在指标90%以下;帮扶长失青年就业创业69人,完成全年指标的153%帮扶引领创业人数69人,完成全年指标的150%。完成了35个劳动争议案件的调解工作,其中调解成功30个案件,调解不成功5个案件,成功率为85%,高于70%的指标数。新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1家,历年已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25家都成功通过复审,100%完成指标。完成了免费孕前检查指标50对 完成年度指标的100%。特扶家庭“1+1+1”家庭医生意愿签约率达100%。稳妥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网点,完成1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和5个老年日间照护机构规范化建设,新设5个养老顾问点,7个社区老年人睦邻点,设置中远、交西、香溢3个老年人辅具租赁点。

抓统筹、谋创新,活力宜川释放发展新动能

(一)冲刺经济发展指标

今年以来辖区存量企业完成区级税收4387.63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0.67%,已完成指标任务的61.80%,距离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缺口为2711.53万元,位列全区十个街道镇的第四位。2022、2023年两年新引进企业共完成区级税收1758万元。坚持专业能力和服务能级共同提升,落实定期走访及各类专项工作,借助“楼宇园区资源管理”平台,聚焦夯实基础强能力,构建服务经济工作新体系。截至目前,辖区6幢商务楼宇企业共计510家,183家企业已注册落地,楼宇企业平均落地率为35.88%。233家楼宇企业完成区级税收1332.41万元,占当期区级税收的28.65%。全年共计走访企业1197次,走访重点企业147次,走访存量企业610次,未落地企业587次,实现了对楼宇企业的广覆盖。

提高社区治理能级

以物业治理联盟为抓手,指导宜川五村等9个小区出台停车管理办法,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对居委会进行功能分区、升级,推进宜川二村、泰山二村、农林等6个居民区的标准化建设。推广使用新版基层数字化管理平台,完成23324条居民信息更新,划分网格178个,明确了社区基础数据库两级工作架构,做好工作督促、进度核查和问题反馈。推进17小区启动业委会选举换届工作,在远景大厦探索类住宅小区成立业委会,避免自治矛盾问题向行政管理方向转移。以“共建共享共治”为目标,结合各居民区实际,打造包含自治团队培育、社区活动开展、美丽楼组打造、社区环境更新等四大类24个“一居一特”自治项目,做到24个居民区全覆盖。

凝聚同心共治力量

组织市区级文明单位深入社区,落实10余家文明单位“文明星连心”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政策宣传宣讲、科学理论学习、公益义诊、文明创建等专题结对服务项目与活动,累计66场,服务3500人次。携手市级文明单位、辖区公益社会组织开展20次“文明创建 青年先锋”活动,发挥青年党员示范作用,助力文明楼宇创建。积极发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宣讲队伍作用,广泛深入开展文明实践行动,推动理论项目选树典型,“宜动微课”红色阅读空间项目成功被区文明办评为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优秀实践范例。

四、保安全、守底线,平安宜川解锁安稳新体验

积极化解矛盾纠纷

落实党政“一把手”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定时召开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就宜川一村群访矛盾、进京越级访、“两会”稳控召开信访联席会议14次。落实处级领导信访接待制度,党政班子成员开展各类信访接待65次。持续完善矛盾排查、流转处置以及延伸服务,每日排查潜在问题,受理来信来访462件,其中初次信访办理件数339件,初信一次性化解率为100%,初信办理联系率、办理效率以及群众满意率均为100%,进京越级访控制在合理范围,没有新增集体访。全力做好全国两会、亚运会等重大节点的信访安保维稳工作,持续开展去京越级访常态化整治工作,截至今日所有信访重点对象全部在控。

维护辖区安全稳定

制定落实《宜川路街道组建反诈中心的工作方案(试行)》,建立反诈联盟,形成警民联动反诈机制,建立24支反诈志愿者小组,在24个居委会社区云、907个居民区微信群进行推送宣传,覆盖人数约5.5万人。开展群租整治专项行动,坚持每周四群租整治日工作机制,整治群租25次,整治群租房屋数128次,推动建立“人房共管”长效机制建设。开展卫星锅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行为,助拆点位124处,预约拆除点位75处,规范管理卫星电视传播秩序。开展城市运行安全隐患治理十大专项行动,建设完成(包括对既有充电设施维修、改造、升级)充电设施点位10500个,更换灭火器1600个,组织开展应急逃生疏散演练42次,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24次。

推进基层法治建设

坚持以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为己任,今年共受理矛盾纠纷105件,成功调解102件,成功调解率97%,不断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依托宜馨法苑靠谱解纷中心化解矛盾纠纷,累计受理法律咨询582件、699人次,探索“排、析、商、解、督、治”六字工作法,宜馨法苑“一站式”2.0版探索实践成效登上《人民日报》,成为普陀区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基地,为新时代“枫桥经验”贡献宜川智慧。聚焦打造宜川法治品牌,积极参与法治建设示范街道创建,加快建设“半马苏河1690法治步道”,加强协调和指导赵家花园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区建设。探索建立全区首家“居委法苑”,深化诉源治理,总结提炼超大社区诉源治理的新经验新方法,以点带面,推向辖区全域。

五、强本领、重实践,党建引领锤炼队伍好作风

锻造靠谱队伍

深化中心组领学、党支部覆盖学、全员跟进学、多元联组学、线上线下学等“五学”制度,推动机关、居民区、两新的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和交流。深入学习贯彻主题教育,分层分类开展培训,根据不同教育对象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深入开展“头雁”工程,持续推进“中坚”工程,创新开展“赋能”工程。强化政治引领功能,推出首批十个“丈量学堂”实训基地,持续拓展体验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模式,提升党员管理教育质量。积极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要求,实现100%党员轮训全覆盖。深化“老青结对”,做细做实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赋能社区治理,发挥老干部经验优势。积极做好中远两湾城特大型社区“微网格”治理体系建设的调查研究,促进“1+11+X”调研课题深化,结合上半年大兴调研工作,聚焦重难点问题,推进调研走深走实。

加强梯队建设

围绕“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召开专题协商会议,发挥委员建言资政作用,助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构建“1+1+1+N”楼宇党建工作体系,为楼宇企业组织联建、活动联办、阵地共用、资源共享搭建平台,推进社区党建、楼宇党建、“两新”党建、区域化党建全域党建互融共促。积极构建区域化党建联盟“同心圆”,吸纳覆盖116家党建联盟单位,推出28项党建联建项目和24个居民区重点特色项目,立足社区“内圈”资源禀赋,推动“外圈”优势互补。积极促进“一居一企”结对共建,梳理居民区党组织与国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结对一览表,资源共生共融、共治共享,为建设“宜居宜业宜创新宜川”提供靠谱力量。截至目前,“两新”党组织共计已认领6个靠谱实事项目。

展现丈量风采

“丈量宜川”微信公众号为主阵地,持续“讲好宜川故事,做好丈量文章”,累计发布推文751篇,总阅读量超59万人次,平均阅读量为790人次,多次跻身全市各街道月度“20强榜单”,月单篇阅读量最高位列全市街道第2位,月总阅读量最高位列全市街道第7位,月平均阅读量最高位列全市街道第7位,6-9月连续登上区“阅读量双榜单”榜首,多篇推文获央视、《人民日报》、人民网等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共推出市级媒体报道360余篇。“丈量宜川”视频号制作、发布58条短视频,总播放量破11万人次,其中点击量“破万”3条。聚焦主题教育开展,推文29篇,总阅读量超2万人次,平均阅读量700+人次,发布短视频5篇,总播放量5200+人次。主题教育读书班、中远特大社区“学联体”、大洋居民区等学习情况得到了学习强国、人民网、文汇报、新民晚报、澎湃新闻、宣传通讯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20篇,上海普陀推送8篇。



特殊稿件右侧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