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区域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2024年宜川路街道办事处工作计划

2024年01月05日 来源: 上海普陀

2024年,街道将继续对标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充分发扬“人靠谱 事办妥”的工作作风,秉持“丈量宜川工作十法”,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焕发城市仪容、同商共议发展、创新惠民易事、打造怡人社区,为普陀建设“创新发展活力区、美好生活品质区”贡献宜川智慧和力量。

一、加快城市更新,优化颜值品质

坚持建管结合

统筹推进中潭路、宜川路架空线落地项目,做好工作协调与方案规划,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落实专项提升工程,做到一小区一方案,补齐赵园、华阴、宜川六村、光新、农林等小区环境短板。做好泰山人民坊项目二期工程、建民绿地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室内工程建设,开展中华新路美丽街区建设,通过绿化提升等项目,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和街区风貌。聚焦年度目标任务,持续推进加梯项目的签约、开工和竣工,探索将后续维保的相关内容纳入加梯程序中,提供多元化的维保模式和菜单式的维保方案。

(二)坚持文明创建

按照“全时、全域、全员”的创建要求,在分片包干责任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以“48个点位”为核心,以“辖区内所有小区和道路”两个块面为重点,强化分工部署和人员力量调配。对照“六有六无”标准,进一步抓好硬件提升、环境优化、建章立制等工作,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唤醒自治活力、提升社区温度,切实提高居民的满意度幸福感,汇聚生成“争创文明社区、争当文明个人”的巨大合力。加强与市级资源、商圈资源、楼宇和企业资源的联动,打造特色“名片”。加强志愿骨干团队尤其是青年团队的孵化和培育,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文明实践参与度,推动服务资源有效匹配,建立常态化服务体系。    

坚持垃圾分类

持续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保障居民区、企事业单位、学校市容环境面貌,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进行常态化长效化管理。继续推进垃圾房小包垃圾落地系统和移动小包垃圾系统建设安装,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设备为小包垃圾治理工作提质增效。加强对各主体单位垃圾分类培训,解决实际操作疑问,指导做好日常生活垃圾分类各项工作。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预计发放各类垃圾分类宣传版面约300块、发放垃圾分类海报约500张、发放四分类标贴约3000余张。

二、紧盯经济重点,完善片区建设

全力服务经济

继续围绕加强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围绕企业经营发展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结合宜川辖区实际,对各项机制及时调整、逐步优化,初步形成“三个三”服务经济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宜川的招商形象,推介宜川的发展历程、整体布局,展示宜川各类资源优势,结合辖区重点企业,展现服务工作机制,提供服务指南,助力企业落户经营发展。加强与区级职能部门、长寿投促中心的联系沟通,积极争取惠企政策和丰富资源,统筹好招商政策、载体空间、项目信息等关键要素,开展精准服务,全力以赴稳存量,做好重点企业的安商稳商留商工作。形成“楼长”+“店小二”专班的工作模式,做实“属地化”、为楼宇经济赋能增效。

推进民生工程

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建12个家门口服务站,新建中远和香溢片区2个社区老年食堂,新建1个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残疾人康复之家,便利社区老年群体和残疾人群体生活。完成慈善超市建设并打造特色亮点。继续助推赵家花园社区创建国家级老年友好型社区,总结创建经验,挖掘社区特色亮点,夯实社区为老服务项目和为老服务工作推荐硬件建设达标的平江、香溢以及中远四个居委会参与评选。加强对辖区内的空巢、失独、社交障碍老人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定期组织集体康复和上门随访,推进宜川二村社区创建上海市老年心理健康友好型社区。在团队建设、活动内容和项目运营、氛围营造四个方面对“宜川戏曲节”品牌项目进行提升,办好第23届戏曲节。常态化开展“宜起向未来”未成年人保护项目,综合采取定期走访慰问困难儿童、开展一对一关爱等七项措施,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完善片区建管

加强管理香溢片区翻牌后的食堂运营,精准匹配群众的需求,丰富片区的服务供给,提供更多喜闻乐见的服务项目。动态调整交西片区功能,改变原有规划布局,合并相同功能,建设受理中心档案室。加快洛川片区前期工作推进,明确各方职责,形成可研报告和配套设计方案。聚焦半马苏河驿站·1690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每周召开工程例会,强化建设监督,落实好资金使用,加快建成并投入使用。结合“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建设集购物、医疗、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宜川购物中心,盘活宜川路活力,提供更多便民基础设施。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治理能级

锻造靠谱干部

坚持践行“一线育才法”,持续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注重分析干部特点,聚焦宜川事业发展进行岗位调配,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在重点岗位上挂职和交流,加大机关青年赴居民区一线任职的力度,深耕一线丈量社情,提升群众工作本领。继续推动社区干部发挥“铁脚板”作用,深入基层走访,倾听百姓民意,回应百姓需求。紧贴事业所需、岗位所要、干部所缺,持续开设“丈量学堂”,分层分类开展教育培训,强化案例讲演和现场教学。推进“老青携手”结对带教、“三星”成长计划,围绕干部能力提升“大练兵、大比武”,聚焦领导干部“提质”、年轻干部“扬帆”、专业干部“续航”,帮助干部克服本领恐慌,提升“丈量”能力。

(二)创新治理手段

继续做实中潭一哩自律组织建设,深入推广“八个一”工作法,探索创新自律组织自我管理新方式、服务群众新形式、参与治理新渠道,实现辖区19条马路全覆盖。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突出优势长板,开展“一居一特”自治项目督导,提高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热情,挖掘并培养志愿团队青年成员,打响、擦亮“宜居壹特”品牌。完善业委会评估体系,就业委会日常工作制度、专项维修资金和公共收益使用管理、物业选聘与监督规范、换届及变更规范、参与社区治理、社区矛盾化解以及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切实提升业主委员会规范化水平和运作效能。

(三)加强阵地建设

调整受理大厅自助服务区,由“一网通办”自助服务区升级为“一网通办”体验区,为线下服务赋能增效。新建宜川二村第一居委会、浦发广场两处新办公场所,增设“虚拟远端设备”,远程视频连线办理业务,扩大政务服务辐射范围,便捷服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加快推进半马苏河驿站·1690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建优、建强党群服务阵地,进一步深化“15分钟党群服务圈”。做实一线阵地,打造“一站一品”,以品牌吸引辖区内党员志愿者、群众积极参与阵地建设。

四、守牢安全底线,推动矛盾化解

坚决保卫群众安全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格落实涉黑涉恶涉乱问题排查整治的责任,以“不发生、少发生”案事件为目标,持续开展好防渗透、防个人极端、防涉众矛盾、防火患、防非法居住、防电信网络诈骗。围绕“切实加强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主线,加强对“三合一”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在建工地的安全隐患排查,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辖区范围内的建筑工地、沿街商铺进行检查、抽查,做到检查、告知、整改、督查“四个到位”,有效遏制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火灾事故的发生。开展高层住宅建筑消防设施排查整治工作,对18小区高层进行排查整治,推动建立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二)拓宽矛盾调解渠道

对照“家门口”信访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对接“宜馨法苑”、苏河1690党建驿站建设,优化信访心理疏导、人民建议征集等功能,不断提高街道“家门口”信访服务指数。加大积案化解力度,充分依托区化解专班力量,对现有存量积案开展分析研究,制定一案一策,调取一切能调动的资源,应化尽化。完善和细化拦截劝返、人员分配、进点看护、应急预案等环节,进一步提升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重要节点将对象“吸附”在基层、“吸附”在本地。处理好日常治本与节点治标的关系,特别注重加强源头管控工作,实现以化解、缓解促稳定的工作目标。

推进基层法治建设

结合宜川特点和解纷“一件事”试点要求,持续推进宜馨法苑2.0换档升级,探索“宜馨法苑+”工作模式,打响宜川法治品牌。做深做实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宜馨法苑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4个居委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以及两个片区的公共法律服务客厅的普法宣传、释法教育和咨询解答作用,形成多主体参与的公共法律服务新格局。以“八五”普法为指引,聚焦重点人群,延伸法治宣传触角,创新普法内容方法。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法治志愿者作用,加强法律法规宣传,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发生。

五、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执纪监督

打造多形式党建联盟

推进“1+1+1+N”楼宇党建工作体系运转,落实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需求反馈、回访建档“闭环”工作制度,发挥“张郁平书记工作室”传帮带作用,打造“宜川楼宇党委办公室”党群服务阵地,实现专人驻点办公,落实推进好楼宇党委、楼委会、“两新”书记工作室相关工作。深化打造“午秀TIME”楼宇党建品牌,推进“八大套餐进楼宇”,有效激活楼宇党建生命力,推动党建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互融。继续保持与区域化单位联络员的沟通联系,促进工作开展,联合区域化党建单位创设多个党建实事项目。

(二)构建多途径宣传矩阵

开展信息员集中培训,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培养更多“一线记者”,形成新闻宣传“联络包干”机制,切实提高宣传工作成效。聚焦“半马苏河驿站”“宜馨法苑”等重点工作,结合社区民生实事、社区建设等,回应民生关切、展现宜川面貌,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坚持以“图文音视”四位一体的新媒体呈现形式扩大报道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联合民警、社卫、居民区等多方力量,持续策划“小宜对你说”品牌专栏,打造专业化社区直播间,挖掘培养“百姓主播”,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宣传氛围。同时,加强与市、区级媒体平台的沟通合作,进一步扩大宣传影响力。

(三)加强全方位执纪监督

深化细化机制建设,夯实“四责协同”机制,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定“问题、责任、项目”三清单,压实责任明确重点,分析问题推动整改。完善居民区全面从严治党“1+2”工作机制,推动调研成果向实际转化,加强居民区党总支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考核机制,发挥“三位一体”会议廉政教育平台功能,形成常态化廉政教育机制。加强“1+6+X”问题线索联动发现机制,织密问题监督网,做到违纪必查、执纪必严、违纪必究。



特殊稿件右侧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