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局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应急管理局的具体指导下,普陀区应急管理局坚持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立足上海市加强城市安全保障的总体要求,根据精准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任务,围绕“大安全”格局的构建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全区安全形势平稳可控,坚决守住城市安全底线。
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
截至11月上旬,全区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死亡事故7起、亡7人,同比分别下降30%。其中,工贸领域4起、亡4人;道路运输3起、亡3人。具体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发挥安委办作用,城市运行更加平稳有序。一是健全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发挥安委会(办)牵头协调作用,健全完善警示、督办、约谈、巡查考核等制度,定期分析研判辖区内风险隐患点,梳理阶段性全区范围内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先后13次向区委常委会、区府常务委做专题汇报。牵头召开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8次,专题研究部署会3次,围绕年度、阶段性任务,系统部署2024年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消防工作。印发《2024年度普陀区安全生产工作意见》《区政府领导2024年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责任清单》《普陀区安全生产检查督查办法(试行)工作提示》,压实各级干部责任,确保重点任务有序推进。二是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查。全年迎接市、区级以上调研、督查4次,将上级检查指出的两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列为区级挂牌督办对象,督促整改并进行“回头看”复查,确保整改闭环,隐患清零;组织开展区级综合督查,牵头以“四不两直”形式对各重点行业领域、各街镇的安全生产及城市运行安全工作情况开展综合督查19次,形成督查情况通报6篇。8月份,会同区委督查、区府督查组织开展全区三季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综合督查,成立13个专项组,出动225人次,检查46个重点点位,发现隐患180个。三是扎实推进专项整治活动。牵头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制发区级实施方案及14个行业子方案,组织3轮次台账辅导会,确保行动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加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治理,落实四套班子领导带队开展针对性排查,建立“周调度+月分析”机制,通过专班例会推进治理工作,累计召开专班例会11次,制发13期简报、22份工作提示和7份工作督办,专项督查16次,重点点位的整改率达100%。四是加强风险评估和隐患闭环。印发《普陀区城区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5年)》,在全区范围内铺开风险评估工作,夯实安全发展示范创建基础。开展“企业码”安全隐患举报功能试点,不断拓宽隐患举报渠道,推动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推进共同治理。落实重点时段安全防控,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假期前发布安全提示,实行日报机制,全区累计出动13654人次检查20725家企业,整改隐患1736处(重大事故隐患1处),保障节日期间安全稳定。开展问题隐患突出区域场所整治,重点整治“九小场所”、多业态、多产权、多主体混合生产经营等多主体混合经营区域,汇总清障点位36处、隐患91项(重大事故隐患7处)。
(二)坚持严格监督管理,行政执法效能不断强化。一是强化执法检查。对各类企业开展执法检查262家次,同比增长18%。立案28起,同比增长250%。处罚企业15家,同比增长150%,处罚金额317000元,同比增长346%。采取“执法+专家”模式,有针对性地抽查30家危险化学品使用、有限空间、粉尘涉爆等重点领域工贸企业,开具现场处置决定书7份、开具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25份,开具处罚决定书9份。开展清剿特种作业假证专项执法,共查实持有伪造证件的人员3人,约谈7起。联合区市场局、环境局、消防局依托“互联网+监管”系统平台,对我区5家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检查行动。二是严格事故调查。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原因、性质及责任单位进行调查,共出动50人次现场调查,询问42人,形成58份调查笔录和80余份证据材料。依据“谁牵头调查、谁组织评估”原则,组织评估组并邀请区检察院和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通过采取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座谈问询、现场核查、听取汇报等方式,对事故防范措施及责任追究、行政处罚落实情况逐项进行检查评估并形成报告。三是提升监管能力。依托“数智普陀”安全生产智慧管理系统,实现企业安全隐患闭环管理。开展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设立4个一级分类、18个二级分类,开发“动态监测”“风险研判”“安全巡查”等应用模块。完善企业码安全生产监管场景“随申码”建设,以“一企一码”为企业和市民提供企业检查信息、危化品举报等透明高效的服务。借助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专家对6041家次工贸企业、人员密集场所等开展安全指导,累计发现隐患22410条,为区、镇、企业提供科学的安全管理决策支持。四是加强执法监督。完善法制审核机构、分工、内容、程序等基本框架体系,截至11月上旬共有32起行政处罚决定经法制审核后作出,探索“一案双罚”“不予处罚”裁量适用。
(三)坚持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水平持续提升。一是创新监管模式。以“两轻一免‘三项清单’”“行政许可‘三项承诺’”“行政处罚‘三书同达’”为举措,创新“信用+风险+科技+无接触”模式,优化营商环境,全年13起立案适用立案免罚,立案免罚率达46.4%。二是加强企业指导服务。组织52家4S店和汽修厂开展“汽修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研讨会”,详细讲解钣金车间、危化品仓库等高风险区域的管理要点,推进汽修行业安全管理标准化。编写发布《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指导手册》(涉及5大行业、6个较高风险设施场所),帮助工贸企业自查、整改隐患。开展14家重点有限空间作企业专家指导服务,采取“边服务边反馈”“服务与示范并行”的模式,向企业反馈问题清单和整改建议。三是提升审批服务质效。截至11月,共完成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审批199家,第三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备案证明10家。主动靠前对接协调区成品油领导小组,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打通政策落实堵点,共助推68家成品油经营企业落地。严格依法实施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完成加油站新、改建安全条件审查4家、安全设施设计审查4家。四是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贯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定级办法》,积极推动、引导符合条件的工贸企业创评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强化企业自主创建,严格评审质量管理,着力推进安全生产各项指标的有效实施,全面提高企业标准化年度自评报告的评审质量和效率,全年创建三级标准化企业13家。
(四)坚持协同联动,应急处置更加科学规范。一是加强应急值班值守。元旦、春节、两会等重要节假日期间实施24小时应急值守,强化三级带班制度,累计组织70人次在岗值守,及时传达和落实市、区领导指示,保障突发事件处置到位。严格落实信息报告制度,确保“快报事实、慎报原因、依法处置、实事求是”,全年上报突发事件13起,参与市级视频点名24次,发布假期工作提示8次,确保重要节点安全形势平稳。二是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梳理区级专项预案和街镇预案共37项,对未更新的预案汇总出5类常见问题并制定应急预案编制导图,修订《普陀区财政应急保障预案》《普陀区空气重污染专项应急预案》《普陀区处置民族宗教领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上海市普陀区地震应急预案》《上海市普陀区突发事件人员转移安置和应急避难场所启用预案》5项区级专项预案,完成22支专业应急队伍和4支社会协议应急力量的汇总。对27家企业提交的预案进行指导、审核、登记、备案。三是开展应急演练。开展4S店区级综合应急演练,模拟车辆自燃、危化品爆炸、危房倒塌等突发事故演练,各参与单位快速响应,完成报警、疏散、救治、火源控制等任务。结合“5·12”防灾减灾周和6月安全生产月,开展减灾和油站专项演练,在中海环宇城组织地震疏散和微站救援等多科目综合演练,在明海加油站进行多场景突发火灾及救护演练,推动应急演练从单一向综合发展。联合消防开展建筑工地雨雪冰冻应急演练、商业综合体灭火高层救援演练、仓库灭火逃生演练等,切实提升多部门协同应对能力。四是完善信息化手段。强化数字化能力建设,根据应急部2024年科技信息化任务,推动全区安全生产风险防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调度的多维数据整合,提升网络安全和科技装备支撑,增强防灾减灾能力。配备区级视频会议控制器、基层终端、值班室触控显示、移动指挥终端、370MHz双模融合设备和手持式气体检漏仪等设施。开展市区两级音视频资源对接,会同市局和大数据中心,完成3个应急避难场所监控对接,显著提升应急指挥现场实战能力。五是强化灾害防治能力。印发《普陀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3-2035年)》《上海市普陀区2024年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开展“5.12”防灾减灾周、“10.13”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共设集中宣传点8个,组织防灾减灾救灾演练和科普宣传10余次。会同区建管委开展第13号台风“贝碧嘉”和第14号台风“普拉桑”处置应对,完成10486人次的人员转移安置和撤返工作。对接区国动办接收177个应急避难场所和2088件应急物资。应用本市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开展上海市基层单元公众版自然灾害风险与防灾避险提示地图编制试点。
(五)坚持以基层为重点,宣传培训影响不断扩大。一是公众意识常抓不懈,宣传有声色。深化“应急科普宣传矩阵”,整合委办、街镇、园区等宣传资源,在人流密集场所播放应急宣传片、海报、标语,累计发放宣传品2000余件,营造安全共建氛围。面向公众和企业,广泛推送通俗易懂的应急科普内容,共推送306条信息,总阅读量达46000余次,同比增长15.8%。《应急科普·青声说》微视频多平台转发,累计阅读量达13000次,覆盖率持续提升。举办“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市应急管理局局领导、区分管领导出席并发言。围绕执法规范、营商环境、电动自行车整治等主题,累计刊登市区媒体报道89篇(央媒1篇、市媒59篇),展示应急条线生动实践,弘扬正能量。强化安全警示教育,制作警示片《谁是凶手》,组织街镇、企业集中收看,覆盖12000余人次,以超16000票入围应急部展播。会同融媒体开设“安全‘透视镜’”栏目,曝光电动自行车整治、重大隐患排查等典型违法行为,增强公众安全意识。二是体系架构推陈出新,培训有深度。深入推进“靠谱讲堂”活动,结合基层需求,联动专家库和培训基地,将课程培训和演练送进社区、学校、企业,专家“把脉”、实战“体检”,确保月月有课、堂堂有效。开展应急管理综合能力提升培训,邀请行业专家讲解突发事件应对、隐患判定,并结合浦东预测预警体系教学,提升全区应急干部素养。与区委组织部联合开展精品小课堂,创新案例教学、沙盘推演,打造沉浸式应急场景。启动“应急科普‘漂流镜’”,联合区教育局、消防救援支队首创“XR+AI安全小屋”,重构虚拟逃生、避险场景,覆盖13所高中、10个街道镇,配合课程送教入校入社区。结合《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基本条件》,对全区安全生产考试培训机构开展自查自检整改提升专项行动,结合培训开展检查督导和交叉互查,全区6家培训机构共发现问题33项。
(七)坚持党建引领,队伍能力素质不断强化。一是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根基。以打造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单位为目标,通过“集中学+自学”“线上+线下”的方式,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警示教育专题等活动,用理论武装头脑,进一步坚定梦想信念和政治立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不够做到两个维护,筑牢思想防线。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学习计划方案,指定专人组织学习,确保学习时间、资料、人员、效果四落实,切实把思想上的所思所悟、所得所获落实到具体的实践当中,学出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局党委党委会“第一议题”议学习20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10次、专题研讨6次,组织党员干部理论学习12次,警示教育5次。二是优化队伍结构。注重干部梯队建设,采取人员招录、干部提拔、干部交流、挂职锻炼、成立专班、实习等多种方式开展干部培养,力争培养“五有”靠谱干部。全年共招录公务员1名,事业4名,完成干部交流2名,极大充实了干部队伍。配合区委组织部,开展处级干部晋升3名,提拔2名,转正1名。用好干部培训机制,先后派出6名干部参与区级培训,2名干部参与基层下沉,接收暑期实践6名,并接受全员线上培训,培养好应急干部后备力量。开展干部专业能力评估、年轻公务员培养评价,对全体科级干部形成专业能力画像,为后续选人用人提供支撑。以“三定”方案修订为契机,进一步厘清局工作边界,并形成与其他单位之间的职责划分。三是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紧盯干部作风能力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重点聚焦服务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相关工作,开展改进作风建设提升服务效能专项自查自纠,织密管理监督体系,引导党员干部“镜”纪自省,找差距、补“短板”,不断深化党风廉政风险防控排查机制建设,持续推进党规党纪教育见行见效。共查找147个风险点,其中高风险55个,一般风险65个,低风险27个,制定措施261条。
2024年,局全体干部戮力同心、砥砺深耕,奋战在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前进路上。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选送的课题《探索构建上海市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和整改落实情况评估体系研究》获上海市应急管理局系统优秀课题评选活动一等奖,《上海市生产安全重伤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机制探索研究》获上海市应急管理局系统优秀课题评选活动三等奖。挖掘工作亮点,丰富宣传渠道,“平战融合 高效处置”课件被应急管理干部网络学院采纳,上海应急管理新媒体作品征集展播活动中获年度优秀视频作品奖和年度优秀组织奖。拍摄的警示教育片《谁是凶手》入围应急管理部主办的第五届应急管理普法作品展播。普陀区应急局荣获上海市事故隐患报告奖励机制最佳实践案例评选优秀组织奖。第23届上海市中学生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区优秀组织奖”。“2024年上海市应急管理知识竞赛”中获优胜奖。营造浓厚的争先创优氛围,多名同志在各科创建评比中获奖,主要有普陀区“经济发展高质量、城市形象高颜值、人民生活高品质、城区治理高效能、干部人才高素质”先进个人1名,区“随机双、一公开”工作“监管之星”1名,“半马苏河”好新闻“靠谱”通讯员1名,全区优秀信息员1名。
二、2025年工作打算
2025年是冲刺“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区应急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和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持续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动真碰硬治理重大风险隐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以高水平安全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继续强化安委办作用发挥,全面压实安全管理责任
一是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督责任落实。持续优化“大安全”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安委办平台作用,在2019年制定的试行文件的基础上,优化完善《巡查工作制度》《约谈警示办法》《绩效考核办法》《检查督查办法》等四项配套制度;进一步发挥考核指挥棒效用,将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纳入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强化责任意识和内驱动力;坚持警示约谈、情况通报、暗查暗访等常态机制,确保节假日、重要时间节点安全稳定。二是进一步落实具体工作,促精准发力。持续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实落细,制定2025年工作清单,打造一批安全生产标准化标杆企业单位,推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先进经验,推动交流沟通,推广可借鉴的经验,带动行业企业管理水平整体提升。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治理走实走深,推进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在明年6月底前完成价费分离工作。三是进一步提升工作项目,抓专业赋能。持续推进全区和重点领域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作为3年1轮的收官年度,在2024年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强化风险评估,强化动态研判,弥补第一轮评估工作的缺口,按照原定计划,完成其余重点领域和3个属地辖区安全风险评估,并生成各专项评估报告和四色风险图。
(二)规范行政执法,进一步提升安全监管质效
一是聚焦“厂中厂”“园中园”隐患整治。厂房、仓库等区域存在业态混杂、管理薄弱、层层转租等安全隐患,成为重点整治对象。针对市安委办已启动的“厂中厂”“园中园”专项整治,与市局专班密切对接,结合区内实际,制定专项检查方案,明确重点企业和检查事项,确保整治措施落到实处。2025年将重点覆盖桃浦西北物流园区,全面排查厂房仓库隐患,并定期汇报进展。同时在该园区开展厂房仓库安全专题讲座,提升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普及法规知识,确保园区安全。二是强化特种作业假证治理,开展“回头看”专项行动。吸取“1.24”江西新余火灾教训,梳理特种作业假证案例,重点检查物业管理、电力维修等高风险行业。严打无证操作、假证使用等行为,严格整顿违规现象,彻底消除重大隐患,力争在2025年“治本攻坚深化年”实现假证隐患清零,遏制重大事故发生。三是严格事故调查,遵循“四不放过”原则,完善事故调查会商机制,强化统计直报,确保信息及时、数据准确,推动部门信息共享,实现事故统计直报高效畅通;落实整改评估,按“谁调查、谁评估”原则,督促责任单位落实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发。
(三)突出基层减灾能力建设,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
一是做好防台防汛、防雨雪冰冻等常态化工作,做好风险工作提示,完成《普陀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编制印发工作,完成全区自然灾害风险与防灾避险提示地图编制工作,做好基层社区安全发展和综合减灾能力培训和灾害信息员培训。二是做好应急避难场所相关工作,稳步推进新增应急避难场所认证建设,编制普陀区《普陀区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办法》,对全区现有177个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准等级、保障能力开展定期检查,确保应急避难场所可用实用,同时做好物资前置,提升应急避难场所保障效能。三是做好“5.12”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宣传相关活动,重点在社区、学校普及灾害防护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增强居民参与度和基层减灾自救能力,营造防灾减灾良好氛围。
(四)强化应急值守与预案建设,提升协同与实战能力
一是继续做好节假日及特殊重要时段应急值守工作安排,加强人员业务培训,完善值班值守正常高效运行。二是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应急力量协同,组织编制修订应急预案,推进应急预案系统标准化、结构化建设,加强应急力量协同拉练和应急力量的培育,在面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等多个方面落实应急拉动。三是联合市局开展市区两级联合预案演练,组织多科目融合的应急联动实战演练,多元融合、多点延伸、多方参与,突出演练的针对性、有效性。四是梳理我局现有的相关应急指挥调度设备,对采购的设备进行部署,推进应急管理数字化设备设施建设。
(五)坚持群策群力群治,深化宣传教育培训实效
一是立基于宣传矩阵,拓展覆盖面。根据舆论变化,统筹区委办局、街镇和工业园区等宣传平台,广泛推送通俗易懂的安全“微视频”“微讲座”,打通宣传“最后一公里”,确保安全理念深入人心,让安全文化融入社会群体,营造全员参与的安全发展氛围。二是强化警示教育与典型曝光。针对发生的安全事故实施“一案一警示”,制作警示教育片、召开事故通报会,以身边事故案例增强教育效果。结合专项整治活动,集中曝光典型安全生产问题和严重违规企业,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不力的情况及时通报,形成“惩治一个、震慑一片”的警示效果。三是推进分级分类教育培训。在“大讲堂大培训”“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中,深入开展“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综合提升”专项培训,优化专家资源,联合区委组织部通过专家“把脉”与深度“体检”,提供分级分类的精细化培训,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风险辨识和应对能力。四是加大对相关部门、企业在安全教育培训方面落实情况的执法检查监督力度,确保责任清单和措施细化落实到位,强化重点单位在安全培训中的责任,提升教育培训工作的执行力和实效性。
(六)坚持凝心铸魂,建强应急管理队伍
一是持续深入学习新思想。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历次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联系贯通起来,落实好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督促党员干部用好学习强国、上海干部在线、应急部“实战大练兵”等学习平台,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时组织开展宣讲、集中研讨、撰写体会和知识测试,不断提高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行。二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按要求持续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紧盯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适时开展廉政谈话和廉政警示教育,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廉政知识竞赛等,营造崇廉尚廉浓厚氛围。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好“三定”规定的各项职能,按照科室分工,发挥好干部队伍力量。持续优化干部培养路径,用好局内年轻力量,开展各项业务培训及“传帮带”。继续用好“工作专班”,做到工作力量机动分配,重点任务合作攻坚。持续对标“五有”干部标准,强化干部队伍业务培训和实战锻炼,为干部提供更多实战锻炼能力。完善考核制度,细化配套措施,发挥好考核在选人用人中“指挥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