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区建管委(交通委、水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全面推进城区建设管理各项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大力推进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
(一)全力投入区交通道口及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圆满完成G2花桥道口防疫工作。区建管委作为交通口岸管理组牵头单位,1月30日开始全面负责G2花桥道口防疫工作,至3月22日共历时53天,全区共出动12121人次参与花桥道口防控工作,排查出重点地区来沪16558人,居家隔离12433人,集中隔离39人,劝返757人,运送医疗物资、就医等符合放行条件的3329人。二是与周边地区建立联防机制。2月下旬,牵头嘉定、宝山与江苏太仓、昆山有关部门共同协商,签署普宝太、普嘉昆保障城市运行合作协议,建立疫情防控通勤证机制、疫情防控举措互认机制,累计发放人员通勤证391张,车辆通勤证188张。此外,主动牵头协调区卫健委、区城投公司、交通执法等部门,梳理包车检测流程,明确工作职责,开辟专用车道,自制自动测温通道隔离装置,建立查验通行证工作机制,自2月21日开始至3月21日,进沪大巴、中巴车辆共计2102车31392人。三是落实重要点位防控措施。按要求做好上海西站及交通大众客运站等重要点位的防控工作,严格落实上海西站入沪旅客测温登记防控,自2月5日起至3月11日,铁路西站到站旅客共计3646人,移交发热人员4人。交通大众客运站自1月26日实施封闭措施以后,于3月23日正式恢复营运,做到发送、到达人员测温全覆盖。四是支援社区携手共同战“疫”。广泛动员组织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协助瑞香苑、莲花公寓等6个小区的居委干部开展体温测量、临时出入证检查等防疫相关工作。截至3月22日累计出动志愿者251人次,为构筑疫情防控人民防线提供有力应援。
(二)实施建筑工地科学防控,积极推动复工复产
一是优化方式助力市属重大工程复工。改进施工作业模式,采取小规模、分工种、分工序的作业方式,减少人员密集。积极对接项目单位,与务工人员属地政府“点对点”联系包车组织工人返沪,在安全可控、防护到位的前提下,有序推动工程开复工。二是主动问需解难题助复工。对区域内工程工地进行全面排查走访,排摸工地防疫现状及返沪人员情况,并主动跨前向工地了解复工计划安排、需求困难,实施点对点指导。排摸全区建筑工地物资情况,共享防疫物资采购渠道,通过对配备量较足的项目调拨支援,促进各项目互帮互助。三是精准指导有序高效复工。强化工地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优化工地复工管理流程,按照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市住建委最新文件要求,持续简化工地复工程序。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督促参建单位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做到有序施工、分散施工,强化质量安全管理。
二、大力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一)税收跟踪平台建设
2020年区建筑业税收平台面对建筑业工程项目税收不断减税降费及新冠疫情造成建筑业开工影响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强化工作机制,积极稳妥推进我区建筑业留税工作。全年平台跟踪服务外建项目942个(同比增长240.07%),涉及跟踪总分包项目3124个(同比增长276.39%),跟踪合同总价642.94亿元。平台跟踪落税2.52亿元,与去年落税额1.55亿元相比,跟踪落税同比增长62.58%。完成235个税收异常项目欠税追缴工作,追缴税收入库1.15亿元,占跟踪落税额45.63%。
(二)市级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轨交14号线,普陀区段内5个车站主体已封顶,相邻区间已贯通,部分车站正在进行附属开挖及装饰安装施工。轨交15号线,已顺利通车。北横通道项目,中江路工作井结构段、筛网厂工作井结构段以及西段隧道内所有土建结构完成,主线结构贯通,主线隧道机电设备安装完成60%。武宁快速化改建项目,东新路至凯旋北路,敞开段地下结构完成90%,中山北路至中宁路地下结构完成,凯旋北路至中山北路交通翻交完成。苏州河深隧试验段完成1区竖井基坑开挖及基坑底板浇筑。云岭西排水系统总管完成建设,已于汛期发挥作用。
(三)苏州河沿线综合整治工程
苏州河普陀段在一阶段沿线19个断点贯通目标基本达成的基础上,继续向二阶段品质提升目标迈进,旨在通过对两岸沿线局部防汛墙“一改二”建设,打造更多亲水空间。半岛花园段、上海绿建、祁连山南路桥两侧、华东政法大学、康泰公寓段等岸段景观提升基本完成,剩余岸线段品质提升全力推进,同时积极推进隆德路桥等新增桥梁前期工作。
(四)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程建设
完成铜川路(真华路-府村路)、光复西路(大渡河路-凯旋北路)、真南路(古浪路-武威路)等共计5.46公里的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程建设任务,完成市考核指标竣工5公里的任务。积极推进中山北路、宜昌路、曹杨路等路段的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程建设。继续按照集中、成片的整体原则,基本覆盖重要区域、风貌道路以及内外环间主次干道,同时结合市委、市政府“一江一河”、“美丽道路”等重点工作,开展2021-2023年新三年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整体计划的研究工作。
(一)区区对接道路建设
真光路(云岭西路-金沙江路)、桃浦西路(古浪路-区界)基本建成。继续推进金昌路-交通路新建改扩建项目。
(二)新、改建道路工程
武威路(真南路-祁连山路)、南郑路(宁川路-真华南路)、三源路建成打通;常和路(真南路-祁连山路)等道路正在施工;加快推进南郑路(宁川路-规划兰田路)、绿棠路(金昌路-真南路)、绿兰路(金昌路-真南路)等其余道路工程。
(三)市政府、区政府实事项目
完成万镇路(梅川路~金沙江路)、洛川路(沪太路~泾惠路)、花家浜路(棕榈路~香樟路)3条道路积水改善工程和道路大修工程,完成15个出租车候客站点建设及9个港湾式公交车站改造。推进梅川路等积水改善及道路大修工程的前期工作。
(四)市政水务设施日常养护管理
继续做好市政基础设施日常养护维修、桥梁养护管理、交通设施整治改造、排水设施整修、河道堤防巡查养护管理及泵闸安全运行管理,着力提升城市品质。积极参与全市各类创建评选活动,开展枣阳路(金沙江路-光复西路)、真北路(铜川路-梅川路)等7条道路“2020年上海市精品示范路”创建工作,南北厅获评上海市第二届“最美河道”,新槎浦普陀段获评上海市第二届“最佳河道整治成果”,朝阳河成功创建成为我区第一条三星级河道。
四、稳步推动河道水环境治理
(一)进一步深化落实河长制工作
继续完善全区河长体系设置,加强运用“上海河长APP”巡河,提高各级河长巡河达标比列,全年区级河长巡河22次,街镇级河长巡河433次,各村居河长巡河3900余次,并均按要求处置巡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以河长制标准化街镇建设为抓手,在曹杨街道、石泉街道成功创建为上海市首批河长制标准化街镇的基础上,重点推进桃浦、长征、真如3个街镇的创建工作,推进桃浦镇开展村居河长制工作站建设。
(二)不断提升河道水环境质量
根据全年水质监测结果,本区10个市考水环境监测断面均达到考核要求;纳入市河长办考核的63个区管以上监测断面全部合格,消劣清单中的桃浦河、西浜、劈洪浜、俞店浦、阳光威尼斯河、建德花园湖6条河道全部达标,完成消劣任务。针对跨区河道,主动对接嘉定和宝山,通过区区联动,有效推进跨区河道的协同治理。
(三)加快推进苏州河支流环境整治
基本完成智慧城一期、真如港(除红旗村段)综合整治工程,继续推进金昌河、智慧城二期、蔡家浜及规划一号河等河道整治工程建设,实施桃浦河稳定消劣项目,推进长浜、桃浦湖综合整治工程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完成河道水利工程整治长度3.7公里的考核目标。全区水面率达到3.65%以上。
(四)节水及水土保持等其他工作
制定并印发本区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完成编制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制定《普陀区水务局水土保持审批与监督管理实施方案》,开展水土保持监管,受理、办结水土保持方案审批38件,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五、强化规划建设和建筑业管理
(一)编制““十四五””规划
完成《普陀区市政基础设施和水务建设““十四五””规划》及《普陀区城市管理精细化““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做好全区城市管理精细化牵头组织工作
积极对接市、区相关部门,落实市精推办各项工作要求,做好上传下达,协助市精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推进各项工作。协助开展辖区内铁路沿线环境整治,普陀区共有21个铁路点位,已全部完成整治。
(三)推进行业新技术发展与应用工作
落实装配式建筑9项。落实绿色建筑二星级7项、三星级4项。落实BIM技术运用项目13项。根据《上海市普陀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和《普陀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三年实施计划(2019-2021年)》的文件精神,落实新建建筑海绵指标,推进各类项目海绵措施落地。持续推进建筑节能相关工作,共完成建筑楼宇分项计量安装工程5栋,开展楼宇能源审计10栋。
(四)落实联审管理、玻璃幕墙、无障碍设施等工作
牵头建设工程联审平台审批,形成高效综合竣工验收工作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共完成施工许可审批136项,其中房建类项目27项,装饰装修类项目109项;共完成竣工验收审批35项,其中房建类项目17项,装饰装修类项目18项。开展公共建筑玻璃幕墙管理,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已完成全区既有玻璃幕墙公共建筑楼宇843栋普查工作,巡查发现70栋建筑存在安全隐患,均已完成整改。完成2020年度无障碍设施新增及维护实施建设工作,根据国家无障碍环境市县乡村镇创建工作部署,完成我区无障碍环境达标创建任务。
(五)不断提升建设行业规范化管理水平
坚守质量监管底线,采取日常抽巡查与各类专项检查、综合执法检查相结合,落实参建各方主体责任。实现新改扩工程质量标准化工作全覆盖,重要建材信息报送全覆盖。积极推进住宅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制度。规范加装电梯施工管理,努力做好加装电梯这项民生工程。推进招投标工作执纪守法,施工招投标技术甄别系统应用能力初步形成。严格监管投标资格设置,强化日常监管。施工项目实施电子化招投标,通过招标、投标、评标、定标的全程无纸化,从源头上屏蔽相关人员直接联系,调整合理低价计算方法,有效遏制围标串标行为。抓好工地文明施工管理,配合区城管执法部门做好管执联动,强化工地扬尘污染管控工作。
六、优化完善交通管理
(一)强化静态交通建设管理
强化工程配建停车场(库)方案征询工作。从源头把关,严格按照规范,全年审核新建工程配建停车场(库)方案意见16个,配建泊位3477个;竣工验收配建停车库1个,配建泊位192个。推进区域停车资源共享利用项目。指导街镇完善停车供需双方对接协商机制和操作方案,协调推进项目13个,共享泊位695个,探索社区共治模式,实施长寿地区宝成湾区智慧共享停车项目。全方位挖潜增加停车泊位。新增备案公共停车场(库)16个,泊位2320个;增设道路停车路段5条,泊位130个。开展公共停车场(库)日常和专项检查303次,出动662人次。开展全区停车设施普查工作。排查小区790处、医院22处、学校203处、商务及办公场所454处,实现重点公共停车设施排摸全覆盖。
(二)加快新能源充电设施建设
重点针对大型商业、办公等停车场(库)推进公共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完成公共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515个,完成建设出租车充电示范站1个。
(三)完善便民化出行服务
编制完成区域公交线网及设施规划,结合轨交14、15号线及武宁路快速化项目,推进轨交公交两网融合,综合考虑重点地区发展,研究近、中、远期公交调整和优化方案。协调公交线路优化调整。积极协调市级部门优化调整公交线路,推进公交与轨交“两网融合”,年内调整561路绕行石泉东路服务香溢花城小区,推进公交便民化服务。加强共享单车管理。规范划设道路非机动车停车线,结合我区创城迎检点位新增非机动车停车点1144个,总长度2万余米,对区域共享单车进行总量控制,开展甘泉街道共享单车管理试点工作,配合推进区内公共场所周边共享单车的有序停放。
(四)提升综合交通管理水平
圆满完成春运保障工作。做好春运期间交通大众客运站保障工作,协调筹备防控物资,督促防控措施落实。加强交通战备建设。做好区域交通战备潜力数据核查工作,落实交通战备队伍整组和年度训演练任务。落实绥德路铁路道口监护管理。
七、抓好其他各项工作
(一)持续优化政务服务
在市相关条线部门和区审改办的指导下,坚持“规范、便民、廉洁、高效”的服务理念,发扬甘当服务企业的“店小二”精神,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和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质服务企业这一主线开展工作。同时,以“两集中两到位”为契机,以提升企业的感受度为努力目标,紧盯年内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过程中的“短板”问题,积极履行行业(系统)审改工作牵头职能,主动跨前,优化审批流程,会同区审改办、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为推进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审查中心的实体化运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继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
根据区扫黑办关于“六清”行动的部署要求,继续紧紧围绕以“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原则,紧扣部门工作特点,突出围绕长效机制建设和重点行业整治两个环节有序开展各项工作,狠抓线索移交、日常工作巡查、情况信息上报等环节,对平时的摸排行动加强信息的报送,一经发现有涉黑涉恶的问题线索,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对摸排出的涉黑涉恶线索进一步深挖,坚持对涉黑涉恶行为“零容忍”态度,对问题线索不放过,反映问题的件件有落实,着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同时,认真总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成功经验,结合行业特点、深化对专项斗争规律的把握,先后制定了《普陀区建管委关于开展打击非法经营停车场(库)长效机制》《普陀区建管委关于打击恶意欠薪、讨薪处置的长效机制》《普陀区建管委关于打击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涉嫌围标串标行为长效监管的若干措施》等,通过建立全方位的制度管理体系,巩固专项斗争取得的成果。
(三)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及防汛防台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市、区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对于安全工作的要求,加强安全管理力度,充分发挥监督主体责任,督促相关施工单位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文明施工标准进行施工,结合节假日、“安全生产月”、第三届进博会、“消防安全宣传月”等工作要求,开展安全检查、消防应急演练等活动,提升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根据防汛需要,进一步扩建应急处置队伍,完善装备,强化区域内联勤联动,升级“一网统管”防汛防台指挥系统。严格执行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制度。继续推进“一区一清单”工作机制,落实整治工作。成功抵御“黑格比”等台风和“6.15”“7.6”等暴雨的侵袭,保证了城市安全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强热线处置和信访答复工作
高度重视市民服务热线处置和信访答复工作。2020年,共受理区级12345热线4422件,市水务热线946件,市交通热线4776件。登记、受理来信242件、来访245件、网信231件(其中国家信访局、市、区交办件、查办件、督办件114件),接待上访群众988批/1359人次(其中,集访40批/200人次)。完成区“四重”矛盾攻坚26件,占全区31%。落实中央第四巡视组移交信访件88件,市委第八巡视组移交信访件25件。开展重复信访治理91件,占全区29%。做好部分新建项目引发的群体性矛盾化解工作。办理区“两会”建议、提案24件,其中区人大建议17件(主办13件),区政协提案7件(主办1件)。办理“两代表一委员”意见答复70件。
上海市普陀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2021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