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区域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上海市普陀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交通委、水务局)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以来,区建管委(交通委、水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安全生产、防汛救灾等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人民城市理念,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有关部署要求,强化责任担当,积极履职尽责,推动新时代普陀高质量发展

、以建设项目为载体,做好城市更新工作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本区因地制宜,持续推进城市更新五色行动,区建管委着力做好蓝网”“美路两项工作。

蓝网建设方面,一是为半马苏河增加亮点。牵头编制《普陀区苏州河2024年重点工作》,研究苏州河岸线品质再提升方案。对已贯通岸线进行高质量提升。完成彭越浦、宜川养老院滨河景观提升工程,于2024年一季度实现开放。推进丹巴路码头驿站建设(苏河岸线首个A类驿站)进一步完善三级驿站布局,目前该驿站主体结构完工;推进跨苏州河百合桥建设,联通两岸慢行系统,延展更多滨水腹地空间

二是加快水务工程建设。桃浦新村调蓄池已完工,岚皋南调蓄池主体结构基本完成,计划2025年竣工。有序实施水利专项,加快新泾河(春光家园段)等综合整治项目收尾。推进工业河河道综合治理项目前期工作;积极配合桃浦厂初雨调蓄、合流一期复线、原水西环线(北段)等市属重大工程建设。

三是编制排水详细层级规划,落实雨水提标项目。桃浦厂、苏州河深隧、岚皋南、桃浦新村等24个排水系统详细层级规划已开展行业审查;推进“466+X”雨水系统提标工程项目,开展光新路地道应急调蓄、长风公园绿色调蓄研究完成华池路、真光路、光新路/志丹路3条道路积水改善工程。开展华师大屋面雨水入河试点方案研究

美路建设方面,一是开展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重点聚焦内环内、半马苏河沿线、重点地块周边等重点区域,推进美丽道路建设。2024年,完成23项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工程,竣工16.46公里

二是打造示范片区,进一步扩大样板示范效应。成功创建曹杨地区美丽道路样板、万里无架空线示范社区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桃浦智创城地区、苏河沿线美丽道路建设。启动西康路、江宁路等主要道路建设,进一步提升内环内长寿片区道路整体品质,扩大规模效应的显示度。

三是推进重点区域配套路网建设。推进桃浦智创城核心区敦煌路、景泰路、祁连山路、永登路、古浪路等架空线入地和道路改扩建改造,完善路网通达性。依据真如副中心发展战略上位规划,进一步加强该区域交通路网研究和方案设计,积极推进体育宫地块、西站周边、岚皋粮库地块、金盛地块、兰凤地块以及兰溪社区等周边配套市政道路新改扩建和架空线入地工作。持续推进苏州河水岸经济带周边路网更新,加快实施云岭西路、金沙江路、规划一路(服务华二普陀校区)等建设,为重点区域开发建设保驾护航。

是积极配合市属重大工程。配合S5沪嘉高速(中环路~沪嘉高速-嘉闵高架联络线)功能提升工程启动区域配套路网建设研究配合推进外环西段(桃浦路-南大路)交通功能提升工程专项规划方案报批配合北横中运量公交(凯旋路-军工路)项目启动普陀段长寿路(万航渡路-长寿路桥)道路配套工程。配合云岭西路过苏州河通道工程建设启动云岭西路(棕榈路-祁连山路)道路改建工程前期研究。

另外,停车资源优化方面,根据市交通委《停车资源优化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总体部署,聚焦解决人民群众停车难问题。2024年,完成曹杨八村、曹杨花苑2个停车资源优化项目。建设公共泊位338个,完成错峰共享停车位150个,完成中海环宇城MAX停车场(库)示范性智慧公共停车场(库)建设。智慧道路停车场实现外环内80%,外环外75%。目前,本区已正式上线陕西北路、伯士路、高陵路等16条智慧道路,其他路段也已建成,将陆续分批上线。

慢行交通体验提升方面完成小花园湾慢行交通精品区建设。与城管、公安、各街道镇开展合作共治,严格督促共享单车企业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新增5B+R停车位点位(金沙江路、曹杨路、中潭路站、镇坪路站、真如站)。在德济医院、普陀区中医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星光耀广场、天安千树等周边划设5个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精准投放区域点位,加大高峰期间运维人员配备。完成长寿路站、武威路站、祁安路站轨道交通站点50米范围内衔接公交站点。

、以精细化为目标,提升城区管养水平

一是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统筹成立普陀区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联席会议工作制度。牵头编制《普陀区城市管理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组织开展各街镇城市管理基层工作人员培训工作。以桃浦镇为试点,开展城市管理体检画像工作。参展2024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展现本区推动上海城市创新与转型的实践与探索。成功举办“世界城市日-半马苏河”活动

二是持续加强苏州河岸线开放管理,激发文体活力。对照世界级滨水区的先进经验和标准,根据《上海市黄浦江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条例》,2023年编制《普陀区苏州河岸线管理办法(试行)》,202411日起施行。本区成为第一个出台区级管理办法的行政区该管理办法明确了管理机构职责、养护管理标准、禁止行为和限制行为等内容,岸线的规划、建设、开放和管理等均有了法律依据,为本区成功举办半马苏河文化旅游节、上海苏州河半程马拉松赛、苏州河城市龙舟邀请赛、上海国际光影节、上海十公里精英赛等大型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完成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销项,落实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按照市水务局第二轮中央督察整改工作安排,本区完成桃浦河沿线市政、企事业单位、沿街商铺混接改造194处及住宅小区混接改造93强化排水养护质量监督,推进排水附属设施改造,新建通沟污泥处理厂,完成分流制系统污水管道维修加强桃浦河日常管养和雨后放江段应急保洁,依托属地河长加强巡查、问题反馈和居民宣传,并持续做好水资源调度和水质预警监测目前,第二轮相关整改工作均已完成销项,达到消黑除劣整治目标。

按照市水务局关于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安排,积极配合桃浦厂调蓄工程建设,全面开展雨污混接普查整治,实施三、四级结构性缺陷排水管道维修,完成新一轮桃浦河一河一策修编,落实河道日常保洁及水质监测维护等工作,实现桃浦河放江后水质快速恢复、受放江影响时间进一步缩短的整改目标。

四是扎实开展雨污混接普查和整治。发布普陀区2024年第1号总河长令,全面推进雨污混接普查和整治。完成全区排水用户清单梳理与入库工作;按要求完成重点问题区域排查、全区市政检查井开井检查及排水用户出门井外部核查,同步开展雨污混接整治方案编制和推进排水许可证应办未办专项整改工作

是积极探索水环境治理及水资源管理试点项目。举办苏河议事厅——重点河道一河一策市民大讨论活动,针对泵站放江、福寿螺、垂钓等问题广泛征集民意。结合水体清澈度提升试点打造曹杨环浜水美社区。依托丽娃河及丽娃支河河道综合整治,协助华东师范大学开展水美校园试点工作。在全市率先开展非常规水源研究利用,采用河道水替代自来水用于绿化灌溉。

是抓好道路、桥梁、下水道、河道等设施日常养护。泸定路等5条道路创建精品示范路、长风地区创建精品示范区。结合工程及日常养护维修完成13.3万平方米人行道进行品质提升。完成12处公交车站适老化改造。完成109座区管桥梁技术评定,对其中12座进行结构性检测,6B级桥的DE级构件进行维修提标。加强苏州河堤防巡查及苏州河开放段步道综合管养,完成苏州河普陀段堤防市级标准化评价工作。推动苏州河步道、座椅等无障碍改造,完善市政道路盲道。疏通各类排水管道1986.98公里,处置通沟污泥12964.72吨。抓好河道泵闸管护,制定养护计划,建立一河一档,28座泵闸全部实行精细化、规范化的全覆盖常态管理模式。

是加大对基础设施精细管养的研究力度。对全区市政道路开展全覆盖调研分析,形成一路一档,分级、分类,形成一路一策。加快实施内部道路排摸整治(一期)。根据应接尽接原则,梳理用地属性为城市公地的街道(镇)在管内部道路,研究接收和整治方案。充分整合已有的市政、水务信息系统业务数字化成果,会同技术单位深入研究市政基础设施信息化系统建设。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契机,推动建筑业绿色发展

一是做好审批审查等政务服务工作。强力推进一网通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和审批审查中心建设,继续做好全程网办工作,提高审批效能。施工许可证的发证时限压缩至2-3个工作日,尽可能当日办结,其中,新改扩项目平均用时1.5个工作日,装饰装修项目平均用时1工作日,市政项目平均用时1.5个工作日,均优于审批规定用时要求。主动跨前服务,2024年完成领导帮办代办业务6项,助推重点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用。全面实施桩基先行政策,持续推进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及建筑师负责制项目试点。

全力推动建筑业及交通运输行业稳增长领导带队定期走访沟通,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对接企业需求,解决企业困难。主动联合发改、统计等部门,针对不同问题,定向引导帮扶企业。同时,积极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招商引资工作要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同时将招商引资工作与稳增长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并完善建管委系统招商引资激励工作机制,营造全员招商、安商稳商的氛围。

全力推进建筑领域高质量发展。绿色节能方面,2024年,本市共有3个项目获评国家住建部绿色建筑三星级运行标识,其中包含本区2个项目(长三角一体化绿色科技示范楼项目和桃浦智创城科创服务中心项目)。落实华东电力设计院绥德路227号装修工程、海纳工程院等光储直柔项目试点。推动桃浦智创城、真如城市副中心先后获得上海市绿色生态城区三星级试点项目称号。海绵城市方面,制订《普陀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强化海绵城市全生命周期建设管理。推动李子园公园获选“2024年度全市海绵城市精品工程。目前,全区海绵城市建设总面积达到22.63平方公里,占建成区总面积40.8%玻璃幕墙监管方面,开展既有玻璃幕墙建筑安全专项检查,全覆盖检查770栋房屋。管理辖区建筑幕墙管控平台,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建立专业化应急处置队伍及物资储备系统、全天候24小时备勤。并对业主、物业公司及相关管理部门人员开展系统培训。

、以保障安全为底线,落实建管委系统监管责任

强化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管。全年未发生指标内安全生产亡人事故和社会影响较大事件。根据市、区两级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工作部署,推动本轮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建设管理系统、交通行业、水务行业子方案,以及建筑施工实施方案的落实落地。根据市住建委防汛防台预案要求,牵头编制《普陀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防汛防台工作预案》。制定《普陀区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质量检查管理办法》,采用重点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源头管控。对施工中项目,重点加强对基坑工程、结构工程施工质量,装饰装修工程监管力度。强化加梯工程监管和消防审验,制定《普陀区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及备案管理规定》。指导各街镇对限额以下小型工程开展监督管理。加强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重点加强对工地施工噪声及扬尘的管控力度。

强化燃气安全监管。督促燃气企业加快推进燃气老化管道改造,推进白天施工。今年全区完成29.8公里老化道路管道、63.5公里老化街坊地下管、1.1万户街坊地上燃气立管整治任务。按照应改尽改的原则,制定区级瓶装液化石油气替代改造方案,已完成819户居民用户和778户非居民用户改造的市级任务。聘请第三方专家团队对区内1800户燃气商业用户开展隐患排查,覆盖全区总量的50%,对于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做到整治闭环。加强宣传培训,联合各街道(镇),完成对区内1908户餐饮负责人燃气安全责任培训;联合市北燃气,在全区10个街镇均开展燃气安全专题讲座。

强化防汛安全保障。2024年,全区共组建106支防汛应急抢险队伍,共计2128人,储备3台移动泵车、18台移动方舱和排水单元、8300余只防水袋等抢险设备物资,现有防汛视频监控72处。汛期全市共启动四级响应21次,三级响应14次,二级响应4次,成功抵御4次台风(3号台风格美13号台风贝碧嘉14号台风普拉桑21号台风康妮)和2次强降雨(“6.30”“8.11”)的严峻考验全区道路、下立交及小区未发生明显积水情况,城市运行总体平稳有序。

、以提高服务质效为标准,加强12345热线处置和信访答复

202311-202410月,共受理区12345热线工单11907件,结案9216件,退单2691件。受理市交通委热线工单158件。受理市水务局热线工单144件。202310-20249月,受理区网格化案件工单3036件。

根据国信系统统计,20241-12月区信访办共转送交办区建管委信访件625同比下降41.15%,占全区信访总量的6.33%。其中,网信322件,来访213件,来信90全年委信访窗口接待上访群众816/1010人次(不包括陪同区领导接待以及会同其他部门、街道镇不定期的约谈重点信访对象)。办理区两会意见、提案其中区人大建议20件;区政协提案11件;两代表一委员建议41件。

 

 

 

                 上海市普陀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2025218

 


我要留言

留言选登

特殊稿件右侧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