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有关规定,现将本部门2024年行政许可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环境影响评价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 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有关 法律法规要求,普陀区生态环境局依法履职,高效务实,全 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认真做好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积极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措施,不断提高审批效率和监管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二、行政许可办理情况
行政审批服务科整建制入驻区政务服务中心,负责落实 区生态环境局全部行政许可事项的集中办理,同时作为区工 程建设项目审批审查中心的成员单位,负责与工程建设领域 相关行政许可事项的集中办理,实行“集中办公、一口对外、 限时办结”的模式。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已实现所有事项全程网办,同时将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时间缩短,办结时限均为即办,建立了廉洁、务实、高效的服务机制。在行政许可事项清单中我局涉及9项事项,2024年一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24件(其中1件实行告知承诺办理)、核与辐射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2件、排污许可36件、辐射安全许可71件(其中16件受市生态环境局委托),其余5项事项没有办件。按照《建立完善帮办制度提高“一网通办”便捷度的工作方案》和《2024年普陀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深化“一网通办”改革工作要点》要求,局领导班子成员共开展12次线下帮办活动,有力促进行政许可工作规范有序运行。
三、批后监管开展情况
2024年度,区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共出动140批次, 311人次,开展了2024上半年度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后监督管理项目执法检查、2024年建设项目事中执法检查、2024年审批制事后执法检查、2024上半年度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监督管理项目执法检查。通过完成审批制项目和告知承诺制项目100%全覆盖检查、备案制项目抽查10%以上等计划性检查任务,促进了建设项目中后期监管有序开展。
四、改革创新情况
区生态环境局根据《2024年普陀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深化“一网通办”改革工作要点》《普陀区优化“人靠谱(普),办事妥(陀)”营商环境建设行动方案(2024年)》《普陀区“一业一证”改革工作方案》要求,积极配合区审改办、区政务服务中心全力落实“证照分离”“两个免于提交”“一业一证”等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的措施。按照本市《建立完善帮办制度提高“一网通办”便捷度的工作方案》要求,在“一网通办”平台上先后开通“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线上人工帮办”、“建设工程夜间施工许可人工帮办”、“一般固体废物跨省转移利用备案人工帮办”,提供工作时段专业帮办,实现企业群众“有疑就问、边办边问”,政府部门“有问必答、答必解惑”,进一步畅通工作人员与企业群众的互动渠道。积极宣传、落实审改新举措,8月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开展“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政策宣介”政府开放月活动,并首次实施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审批。
五、监督制约情况
区生态环境局领导对行政许可办理工作高度重视,对行 政许可办理、批后监管等行为的监督情况,包括政务服务“好差评”、行政相对人满意度等情况重点关注,多次督促相关科室工作人员要以“普小二”的服务精神,切实做好各项行政许可工作,全力提升“全程网办”服务能级,不断丰富“以四到四办换四心”服务内涵,让市民和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办复杂的事、难办的事。2023年度未接到各级各类监督、企业群众投诉举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情况。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主要问题:
(一)“好差评”评价覆盖度不高的问题
原因分析:自“一网通办”重点工作任务对接后,虽已多次强调受理人员提醒申请人在完成办件后对办件情况进行“好差评”,覆盖度有所提升,但仍然存在有部分申请人办结事项后忘记“好差评”或不知评价方法的情况。
改进措施:持续强化受理人员培训,通过宣传引导企业群众自主自愿参与评价,有效提升评价率,特别是线上评价率,发挥正、反双向激励作用,将“好差评”工作落到实处,力争将好差评覆盖率达到100%。
(二)办理事项全程网办率偏低
原因分析:由于部分办理事项流程涉及国家和市级系统,导致办理时限无法达到全程网办的要求。
改进措施:已加强与市局系统专管员的联系沟通,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认识到全程网办对于提升政务服务便捷性、提升群众满意度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优化政务服务的重要目标,力争相关事项实现全程网办。
普陀区生态环境局
2025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