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区域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关于印发《上海市普陀区2025年度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工作方案》的通知

区各预算主管部门、长征镇、桃浦镇:

根据《2025年上海市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工作方案》,经区政府同意,印发《2025年上海市普陀区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普陀区财政局

2025年4月15日

 

上海市普陀区2025年度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第一年试点、第二年推广、第三年提升”的决策部署,不断提升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工作效能,根据《上海市加强成本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方案》《上海市2025年度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工作方案》《上海市普陀区加强成本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

深化改革、持续攻坚,加强重点领域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常态化开展成本预算绩效分析,强化分析成果应用,推动成本预算绩效分析与预算管理深度融合、降本增效与业务优化深度融合、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与零基预算改革深度融合,建立健全事前功能评估、成本定期分析、定额动态调整、预算优化安排机制,不断提升成本预算绩效管理质效。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重点领域成本预算绩效管理

1. 深化公共服务领域成本预算绩效管理。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有关“加强公共服务绩效管理”要求,聚焦教育、文化、养老、医疗、卫生、环卫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科学设置公共服务绩效标准,合理确定财政保障范围和水平,建立完善成本定期分析、定额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对通过购买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全过程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对新增事项做好事前绩效评估,重点论证必要性、合理性和经济性,确保财力可承受、服务可持续。加强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绩效监控和执行后的绩效评价,实现按效付费,对必要性不足、成本效益低下的存量项目及时清理退出。

2. 加强国有企业公共服务事项成本绩效管理。配合市级牵头的国有企业涉及财政支持的公共服务事项,开展污水处理、垃圾处置等项目成本预算绩效分析。划清国有企业公共服务业务边界,建立成本定期分析评价、补贴标准动态调整、绩效评估结果与财政补贴相挂钩机制,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竞争力。

3. 持续推动政府投资领域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加强政府投资领域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预算绩效管理,落实政府投资领域成本管控机制,在项目报批阶段强化事前功能评估,确保财政资金源头控制,加强建设、竣工等执行环节的绩效监控和成本管控。强化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成果应用,不断完善政府投资领域支出标准体系。

4. 探索完善财政政策成本预算绩效管理。配合市级工作,试点开展财政政策成本预算绩效分析,明确政策绩效目标,优化投入方向和方式,核定支持规模和标准,促进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强化财政政策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建立健全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提升财政政策效能。

(二)推进成本预算绩效分析常态化

5. 推动成本预算绩效分析与预算管理深度融合。对新增重大项目(政策),科学应用成本绩效分析方法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加强方案比选和论证,评估结果作为申请预算的必备要件。在预算编制环节,各单位充分应用预算绩效管理成果,科学合理设置绩效目标,全面设置成本指标,强化绩效目标对预算编制的引导约束。在预算执行环节,加强绩效监控,做好成本管控,发现问题及时预警纠偏或调整预算安排。在决算环节,积极运用成本绩效分析方法开展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完善政策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通过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实现预算安排加减法同做、优化调整现有支出结构,为零基预算改革提供有效支撑。

6. 持续深化成本预算绩效分析工作。成本预算绩效分析项目(政策)金额原则上不低于当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项目预算总额的25%。配合市级部署,加强对重点项目(政策)的成本预算绩效分析,将涉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的项目纳入重点分析范围。加强跨区比较研究,深化“区级一类事”分析,组织区级预算部门聚焦核心业务、资金量较大的项目开展成本预算绩效分析,指导各街镇开展成本预算绩效分析工作,对于跨街镇的同类项目,组织开展“街镇一类事”分析,加强指导与质量审核把关。财政部门于11月底前全面总结工作开展情况,形成工作报告,报区委、区政府后反馈市财政局。

(三)强化成本预算绩效分析成果应用

7. 加强成本预算绩效分析闭环管理。各级预算部门根据成本预算绩效分析报告,制定成果应用落实方案,加强成本预算绩效分析成果在预算管理、业务管理、支出标准化等方面的应用,及时向本级财政部门报送上年度成本预算绩效分析成果应用情况。财政部门于7月底前向市财政局报送上年度成本预算绩效分析成果应用情况,财政部门要将成本预算绩效分析成果作为年度预算安排、政策优化调整的重要依据。

8. 推进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对成本预算绩效分析 报告提出的“三个标准”的论证分析,强化标准应用。分析 形成的公共服务标准或绩效基线应充分应用于绩效目标编制,提升绩效监控和绩效自评质量。成本定额标准作为预算编审的重要参考。预算部门加强各类标准的梳理和论证,选取适合形成部门专用支出标准的按规定程序印发实施。对于部分条件成熟、覆盖面广、适用期长的标准,财政部门在深入分析和论证后,形成财政支出标准实施。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动态调整机制。

9. 强化信息系统支撑和成果共享共用。财政部门依托预算一体化平台,对成本预算绩效分析工作中形成的数据组织开展全面梳理与深度挖掘,做好数据归集与分析。及时动态更新的案例库和报告库,助力完善分析成果共享共用机制。各部门充分运用绩效管理模块功能,强化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成果在预算编制与审核环节的参考应用,推动绩效管理与预算业务深度融合。

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落实中央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进一步增强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完善财务和业务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财政部门要加强总体谋划,进一步建立或完善成本预算绩效分析操作指引,对成本预算绩效分析开展情况和成果应用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我要留言

留言选登

特殊稿件右侧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