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全文
刘威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苏河芯湾”品牌建设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目前,普陀区已初步形成以集成电路设计为基础、以智能汽车为应用、以数据服务为延伸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已有30多家集成电路企业,其中绝大部分从事芯片设计。
对此,普陀区积极构建“一核引领、三园协同”的总体布局,打响“苏河芯湾”品牌,努力使之成为上海集成电路发展的新名片。一核引领,以长风科创谷周边地区为核心区,重点布局车规级芯片、人工智能芯片、高算力芯片、其他前沿芯片等领域的研发设计及总部办公等功能。三园协同,以长风生态商务区、天地软件园、桃浦智创城为协同区,布局软件设计、终端应用等上下游关联产业。
一、依托产业政策,推进“苏河芯湾”品牌建设
党的二十大以来,普陀区不断完善“3+5+X”产业政策体系,针对科创平台和企业发布“科创十条”政策包,启动“半马苏河科创基金”,并在2023年10月印发专门针对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普陀区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实施意见》,并于2024年11月结合区域实际,对该项产业专项政策进行修订。以产业集聚培育、产业创新发展、产业生态打造三个方面设计12项条款。政策针对普陀位处上海中心城区的区位特点,聚焦集成电路设计环节及重点领域,打造“苏河芯湾”品牌。其中新增加培育初创企业条款,对成立五年以内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成功获得专业投资机构投资的,可给予最高30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进一步强化了对区域内初创企业的支持力度。
后续普陀区政府在落地奖励政策方面,也将根据实际设计性价比高(如免租金、补贴光罩和流片)、金额大、分阶段、分指标的体系化奖励条款,让企业落在普陀、成长在普陀、收获在普陀,加快区内设计业快速发展。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也会打破区域贡献度限制,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联合市科委在张江专项等政策方面,进一步支持上海清华国际创新技术转化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平台科技人才引进。普陀也将积极协同市经信委,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配合市经信委开展上海集成电路企业和核心团队专项奖励,落实集成电路企业增值税加计优惠政策以及研发费用加计优惠政策,支持集成电路企业申报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企业所得税以及国家重点鼓励集成电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持续加速普陀“苏河芯湾”品牌建设。
二、创新招商模式,瞄准集成电路产业链精准招商
针对集成电路产业,强化招商热线的接待管理,为前来咨询和办理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通过“上海普陀”“普陀科技”“投资普陀”等微信公众号、普陀区招商服务热线电话、12345热线机制等,扩大招商线索渠道。
加强招商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普陀区内相关单位组织科技干部大讲堂、2+X专业化能力提升专题学习班暨重点企业服务专员工作培训班等培训活动,增强招商工作人员对集成电路、金融领域、政策解读等方面的专业能力。普陀积极开发“普陀E企行”招商服务一体化平台,对招商引资、产业发展、载体空间、产业链资源形成精准即时的数据支撑,为本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赋能。
与此同时。普陀也以资本为纽带,精准对接集成电路领域的优质企业和项目,最大限度发挥子基金的招投联动功能优势。通过资本招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完善区域集成电路产业链条,扩大产业集群效应。
后续普陀区内部各相关单位、部门要加强联动,同时对接好市经信委、市科委等市级有关部门,根据招引企业清单,配合资本投融资等工具,重点引进一批优质企业,快速形成普陀集成电路产业在市级层面的特色定位和影响力。
三、搭建多元服务平台,强化产学研究深度融合
畅通集成电路企业与区内各街道、镇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渠道,不断健全区域投资促进服务网络。依托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高校资源、中以(上海)创新园、清华国际创新中心等平台,吸引国际研发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强化产学融合,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发展。
通过与市经信委及市科委一同推进“华华联动”,以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华师大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及长风科创谷为核心区域,加速推进“苏河芯湾”品牌建设。发挥两所高校科创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开展产学研合作、科研服务、仪器共享等科创赋能。同时组织高水平的集成电路活动,搭建学术、技术和产业对接平台。依托高校平台等资源优势,加速构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生态。
普陀也将协助好市经信委,进一步推动汽车电子芯片自主发展,加快实施整车芯片联动,促进国产芯片生态建设,使普陀车规芯片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积极配合市科委推动新一轮与清华大学的市校合作,进一步明确清华中心功能定位,发挥好清华中心集成电路平台赋能上海、普陀集成电路产业的作用。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
2025年4月2日
联系人:仇智斌 联系电话:13524565240
联系地址:大渡河路1668号2号楼11楼 邮政编码:2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