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区域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普陀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2021年12月30日 来源: 上海普陀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

      《普陀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已经2021年12月10日区政府第13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27日


普陀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全民健身是增强人民群众健康幸福感的重要途径,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显著标志,是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核心内容,同样也是我区建设“创新发展活力区、美好生活品质区”的有效抓手。““十三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和各部门、各街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普陀区积极构建“六位一体”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全民健身“六边”工程,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为提高普陀区人民群众健康指数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做好““十四五””期间普陀区全民健身工作,根据《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和《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制定本区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全面对标上海基本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和赛事之都的指标、任务,以提升普陀区群众体育的满意度和美誉度为出发点,强化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能,深度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优化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协同发展关系,积极为广大市民提供科学的健身指导和优质的公共体育服务,创新驱动,凸显特色,为普陀区经济社会改革转型和普陀体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普陀区全民健身工作将紧紧围绕我区建设“创新发展活力区、美好生活品质区”的发展目标,以“融合发展、提升品质”为核心,对标“一带一心一城”规划布局,合理配置公共体育资源,依托“半马苏河”的区位优势,绘就全民健身发展蓝图,基本实现“体育健身设施有突破、运动促进健康有成效、品牌赛事活动有创新、体育数字化转型有亮点”。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常住人口的46%以上,建成1个达到国家级或市级标准的普陀区体质监测指导中心,社会体育指导员占全区常住人口比例达到2.5‰。

以托底保障为基础,打造示范性、引领性、特色化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项目,完善公共体育设施保障体系,推动社区全民健身中心全覆盖。

以提升实效为目标,加强科学健身指导队伍建设,贯彻“运动促进健康”理念,提升全民健身科学化水平,建设人人运动、人人健康的活力城区。

以创新发展为引领,继续提升三大高水平品牌赛事和“约战普陀”全民健身品牌的影响力,发挥赛事活动的聚集示范效应、社会扶持效应和产业推动效应。

以服务转型为主线,着力将“运动分”小程序建成体育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与“一网通办”实现全面对接,提高辖区居民参与全民健身的便捷度和体验感。

三、主要任务

(一)注重布局规划,着力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1.推进重大体育设施建设项目落地。推进《普陀区体育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重点项目的落地建设。围绕真如副中心、桃浦智创城、苏河水岸经济发展带三个重点开发区域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规划与空间布局,规划建设高标准体育设施。推动市体育宫升级改造,建成一处符合高级别赛事承办要求,并满足全民健身需求的综合性大型体育场馆。深度推进普陀冰上运动中心建设与业态布局,落实国家“北冰南展”的政策,打造上海中心城区“第一块标准冰”。聚焦上海建设一批都市运动中心的战略布局,高标准快速推进长风USC(都市运动中心)开发建设步伐。

2.探索城市空间复合利用建设体育设施。积极加强体育与商业、文化、旅游、绿化、建设交通、规划资源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合理布局运动项目设施。充分利用综合型商业中心场地设施的集聚效应,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屋顶空间和桥下空间改造及体育设施工程等。在曹杨、宜川、万里等现有体育设施规划布局中嵌入社区市民健身中心的功能,力争实现社区市民健身中心街镇全覆盖。推进市民健身驿站建设,将有条件的社区市民健身房升级改造为智能健身驿站,联合园区、企业试点建设示范性职工健身驿站。

3.提高社区体育设施利用率。结合街镇片区中心、社区更新改造等项目,建设5个以上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新(改)建市民健身驿站5个,市民球场14个,市民益智健身苑点200个,市民健身步道172条,约30公里。坚持为各年龄层次群体提供健身锻炼的基础保障,推进体育设施适老化改建,加强社区青少年体育设施建设,优化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空间。加强体育设施更新、维护与日常管理。进一步提升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管理水平。鼓励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通过配送体育消费券等方式,支持经营性体育场馆公益性开放。

(二)加强资源整合,着力健全全民健身赛事体系

1.充分挖掘品牌赛事培育价值。契合上海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目标,落实上海“四大品牌”特色承载区建设,结合“一带一心一城”空间发展布局,引进国际一流IP赛事,打造一个能够充分展现普陀城区形象、提升城区活力新引擎、引发群众对美好生活强烈共鸣的景观体育赛事品牌。持续推动苏州河龙舟赛、上海10公里精英赛、全国桥牌公开赛三大品牌赛事提质升级,培育和打造更具影响力和市场价值的普陀本土品牌赛事。做优做新“约战普陀”全民健身品牌,聚焦打造体育“民”星的赛事宗旨,发挥“约战普陀”赛事体系、品牌包装等升级优势,提供“体育+商业综合体”的全新场景,以赛事促进健身消费。

2.优化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办赛体系。构建市、区、街镇、居村四级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网络。积极承办市民运动会及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级赛事,广泛动员区内各年龄段市民参与到普陀赛区比赛中。优化“一街(镇)一品”及“一居一品”活动体系,全力为社区居民提供展示交流平台。鼓励社会参与,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全面推进社会资源参与办赛的进程。进一步优化体育赛事评估评价体系,做好赛前、赛中、赛后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推进体育赛事组织的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

3.拓宽全民健身赛事跨界发展路径。推进线上与线下比赛相结合,形成跨界融合的运动健身项目,为不同人群提供不同层级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促进长三角地区全民健身赛事深度融合,通过联合办赛、交流互通、品牌展示,打造长三角重点地区体育交流平台。注重全民健身赛事与区域人才发展、招商引资、工会服务、青年团体、妇女儿童、残健融合等工作的合作开展,积极鼓励重点人群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发挥全国首个电竞文化体验中心的赛事集聚效应,打造电竞上海全民锦标赛,带动电竞产业发展。

(三)提升专业能力,着力提升科学健身指导质量

1.逐步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管理机制。主动对接国家和上海市相关政策,全面激活和规范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代表的基层健身指导队伍,创建科学健身指导示范区,引领科学健身指导新潮流。进一步改革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育管理方式,优化体育指导员年龄结构和项目结构,形成良性的优胜劣汰机制。通过与相关部门合作推进职业人群培训等形式,将更多优秀人员吸纳到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中来。

2.不断丰富科学健身指导职能与内容。积极探索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制定,把各项目的健身指导服务人员真正按“职业”进行规范,根据从业者的不同水平进行相应等级评定,在指导员的工作项目范围内增加运动处方、健身管理等职能。针对科学健身指导工作中遇到的瓶颈难题,结合专业科研力量研发运动处方库。开发“你点我送”科学健身指导线上配送服务,实现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效用最大化。

3.积极倡导“运动促进健康”新理念。探索与商业体合作运营区级体质监测指导中心,不断拓展区级体质监测中心和街镇级体质监测站的服务内容。打通体医养融合新路径,在家庭医生培养培训的过程中增加体育科学健身内容,让家庭医生具备开具运动处方的资质和能力。丰富公益培训形式和内容,进一步保障体育技能培训的全年龄段均衡发展,激励更多社会化场馆和组织共同开展公共体育服务配送,扩大受益人群。

(四)增强改革意识,着力推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1.加快社会组织改革进度。积极贯彻社会组织改革要求,切实加大政府职能转变、政社分开力度,完善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引导体育社团按照“实体化、社会化、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推进改革。大力加强普陀区体育总会功能,进一步明确区体育局与体育总会的职能定位,充分发挥其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和管理职能。健全全区体育社会组织服务管理机构,进行社会组织服务的机制创新探索。

2.加大分类指导和引导培育力度。加大对新成立或新换届协会的扶持力度,调整优化体育社会组织的整体结构体系。大力培育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社区体育健身团队等形式的体育健身组织,推动体育社团组织向基层延伸,逐步实现社区体育俱乐部各街道、镇全覆盖。加强对基层体育组织的指导服务,鼓励自发性的健身团体和健身站点依法依规转化为固定的健身组织。积极引导网络、民间等体育组织规范、健康发展,形成架构清晰、类型多样、服务多元、竞争有序的基层健身组织发展新局面。

3.加强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规范化管理。推进公共服务政府购买,逐步建立和完善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标准、评价机制与购买办法。不断完善《普陀区体育社会组织管理扶持办法》,每年对体育社会组织进行等级评定,作为政府购买服务和市、区两级社会组织推优的重要依据。建立体育社会组织年度审计制度,确保社会组织经费规范化运行,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五)坚持融合理念,着力构建大体育工作格局

1.推进体医养高度融合。依托上海健康城市建设的行动计划及《上海市运动促进健康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深度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融合发展。结合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规项目,开展针对不同人群的运动干预,提高社区运动干预的针对性。积极推动“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建设,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健身、康复、养老等“一站式”运动康养服务。结合现有信息化系统,健全分层分类的体质健康数字档案,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推进体教深度融合。依托我区体教融合的优良基础,“以体教结合普陀模式”为抓手,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进体育项目兴趣化、多样化、专业化发展,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青少年提供定制化的科学健身指导,探索幼儿近视、肥胖的运动干预。推进青少年体育“健康包”工程,挑选专项教学能力强的社会组织专业教练员,进入学校丰富区内体育项目的选择与开展。启动“人人上冰”计划。在冰上运动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后,与普陀区各中小学联动,将学生引入中心体验冰雪运动、学习冰雪项目,带动更多青少年参与到冰雪运动中。

3.推进“体育+”全面融合。拓展全民健身发展路径,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向保持一致。将全民健身与文化旅游、商业消费、生态环境、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工作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实施,形成全民健身协调联动大格局,发挥全民健身助推经济、惠及民生的积极作用。结合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品牌赛事与旅游的有机结合。结合地标商业体和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体育项目。结合生态建设和绿化空间改造,建成一批赋予运动休闲功能的口袋公园。结合科技创新转型,鼓励数字赋能体育公共服务,营造“触手可及”的体育健身氛围。

(六)聚焦创新转型,着力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1.建立“靠谱”体育服务协调机制。结合全面深化“一网通办”改革工作,推进高危项目行政审批流程化改造,对标“靠谱”办事标准,推动领导干部常态化“陪办”、全程“帮办”,全力打造高效、便捷、优质的高危项目行政审批服务新体系。依法加强对单用途预付消费卡、高危险性体育健身项目、体育培训市场等领域的监管,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机制,维护市民、企业的合法权益。与区内商业健身场所、社会化体育培训机构等保持良性互动,当好“最佳合伙人”“最暖店小二”,及时掌握区内体育行业发展动态,维持体育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态势。根据“一带一心一城”空间发展布局,合理规划体育设施、赛事资源,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提升体育服务行业的竞争力。

2.推出体育数字化转型“普陀方案”。全面提升“运动分”小程序与全民健身服务的融合度,将区内公共体育场馆的预约查询功能与“一网通办”进行技术对接,让市民体验“一键预约”的便利。升级传统预付费健身运动场馆管理模式,推广“共享”模式,让居民享有高效、便捷的体育公共服务。建立“运动分”用户健身档案,将体测数据、运动处方、参与体育活动情况等形成年度报告,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为健身爱好者提供定制服务。探索线上赛事活动新模式,打破传统线下比赛的时间和地域限制,举办覆盖各类人群的线上赛事活动和公益培训活动。

3.打造“半马苏河”运动秀带。按照《上海市“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等要求,结合打造苏河人文历史风光带,打造“半马苏河”运动秀带。依托苏州河贯通空间资源,新增一批嵌入式公共体育设施,为群众参与体育休闲开辟优质空间。在“约战普陀”体系下创新打造“约战苏河”系列赛,形成“水陆空”全覆盖的赛事体系,基本形成“月月有大赛”的格局,展现“苏河十八湾”高颜值的“城市项链”。围绕“半马苏河”运动秀带,命名一批“运动健康促进站”,为区域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众性体育社团打造相对固定的科学健身指导、全民健身活动阵地,让更多市民通过运动实现更高效的自我健康管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国务院和市政府文件精神,将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区委、区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发挥普陀区全民健身联席会议制度的积极作用,每年至少两次纳入区政府议事日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每年纳入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考核。加大对全民健身工作的投入和支持的力度,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经费投入机制,切实保障公共财政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投入。

(二)夯实队伍建设

注重全民健身工作领域的人才培养。积极引导退役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体育产业从业人员从事全民健身公益服务。培养社区体育工作者、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全民健身领域的专业人才,为全民健身事业提供人才保障。加强对外交流,打造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全民健身工作骨干队伍,同时积极与专业体育院校、科研机构合作,提升普陀区体育干部、基层领军人物和骨干分子的体育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更好地为普陀区居民参与全民健身提供良好服务。

(三)加大扶持力度

将实施全民健身作为普陀区建设“创新发展活力区、美好生活品质区”的实现途径之一。将“全民健身推进全民健康”的理念落实到各部门的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形成全区关心、扶持、支持全民健身的工作氛围。财税、金融、建设、规划资源、司法等部门要对全民健身事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加强对社会力量兴办全民健身事业的政府指导,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全民健身事业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政府部门等对全民健身事业进行公益性捐款。

(四)强化舆论引导

强化全民健身在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中的基础性作用,彰显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把培育弘扬体育文化融入到全民健身工作的全周期和全过程,发挥体育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和作用。充分利用政务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引导,发挥体育健身对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引导作用,倡导群众人人喜爱并参加一项以上的健身活动,不断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使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

(五)注重监督评估

全面落实《普陀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建立动态监测评估机制和反馈机制,将实施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和矛盾作为下一步开展工作的基础。积极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对全民健身工作的监督。将全民健身重点工作情况纳入文明城区、健康城区等创建指标与评估体系。2025年,对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开展社会满意度调查,评估结果向区政府报告并向社会公布。


分享:

特殊稿件右侧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